专访冯明义先生谈肃州水利旧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89
颗粒名称: 专访冯明义先生谈肃州水利旧事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6
页码: 153-158
摘要: 2010年11月23日上午,由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管理局张建成科长陪同,拜访地方文史专家、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吴浩军教授,相谈颇洽。旋经吴教授引导,访问酒泉博物馆原馆长冯明义先生。冯明义先生时年82岁,家住酒泉市西大街点式楼,原系总寨清泉村人。父冯己仁,曾为旧水利。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水利

内容

专访冯明义先生谈肃州水利旧事
  吴浩军受访者:冯明义原酒泉市博物馆馆长采访者:张景平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记录者:王炳文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按:2010年11月23日上午,由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管理局张建成科长陪同,拜访地方文史专家、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吴浩军教授,相谈颇洽。旋经吴教授引导,访问酒泉博物馆原馆长冯明义先生。冯明义先生时年82岁,家住酒泉市西大街点式楼,原系总寨清泉村人。父冯己仁,曾为旧水利。先生今日恰好身体不适,坐在床沿,因眩晕而双口常闭。他很热情地说:“欢迎你们来,就是现在昏聩了。坐到这个屋不礼貌……”】问:关于酒金水利纠纷您了解些什么?答:酒金水利纠纷听说过,详细情况不了解。我只听说,金塔有个赵三爷,有权有势,曾经组织金塔农民到酒泉抢水,还打过架。金塔水有两个来源:一为讨赖河,一为洪水河。洪水河是个季节河,发生了山洪,酒泉用不了的、拦不住的,即顺河滩流往金塔。讨赖河则整年水流较稳,他们主要是争讨赖河水,洪水河有水则争,无水则已。
  问:您能讲讲讨赖河西河口龙王庙的一些事吗?答:我只听说文殊的河口村有一个龙王庙,现属嘉峪关。原来公社化时叫河口大队。还有一个“大路王庙”,不在讨赖河边,而在洪水河东岸,也是个龙王庙。这是洪水河上的龙王庙,不属于讨赖河。它规模大,面积大,庙宇宏伟,终年有人看守。那年四月初一我上文殊山时,路过龙王庙,内多花草,尤多兰花。至于河口的龙王庙,不知道它有多大。
  “大路王庙”应为“大龙王庙”,音讹。据我当时对其建筑形式的印象来看,估计或建于清末,因为庙虽宏大,但结构简单,大殿上的斗拱、彩头都不见。我猜测它顶多建于清代末期。
  问:这个龙王庙每年都有哪些与水利有关的活动呢?答:每年四月初一,人们都要上文殊山朝山。洪水坝人前往文殊山须经大龙王庙,并在这里焚香朝拜。这座庙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不是某教派特有之寺院。洪水坝(河)有三个坝口,曰大坝、新坝、花儿坝,每坝口设一水利管水。每年开春,三坝水利均往龙王庙进香,然后开河。至秋,须到此酬谢龙王一年辛苦。水利带领几个民工(旧呼长夫),会同各坝乡绅代表,齐往大龙王庙参拜。无论春秋,此皆盛大。祭拜龙神我未参加,我父曾为新坝水利,他参加过。
  当时,铮尖等乡都有剧团,每逢庙会都要唱戏。我生于民国十八年,我父当水利约在民国三十年,我十几岁,已记事。水利一年一换。我见过几个水利。水利一职,最穷的当不了,最富的不愿当。因其常年住守坝口,是个苦差事。有时还没人当,故能当水利的多为不穷不富的一般人家。水利未见有连任者,一般一任一年,当上一撩子就行了。
  问:您能再多谈谈水利的具体情况吗?答:水利一职具体所司:一是号召百姓修理渠坝,专修坝口。至于入村后的渠道,则由各村来修。用今天的话讲,即主要负责干渠。二是常年住守坝口,观察水情,但无调拨水的权力。封建水规权力极大,社会普遍严格遵行。如洪水三坝,大坝最大;水大时则分往下游二坝,水小则堵着,下游二坝不得水。故水利观察水情,水大时将闸口提开,水小时关紧闸口。水利不能调节总水量,只能调节他所管的坝上来的这部分水。
  故谚曰:“大坝提闸子,新坝泡嘎子,花儿坝领的一伙碎娃子。”大坝句者,已如上所说。新坝句者,谓新坝利用大坝余水,跑得快,急于引水。花儿坝句者,谓花儿坝处于三坝最下游,所得水最少,且全为上游二坝多出或漏闸之水。就一点小水,不用大人去,故领着一伙小孩去拦。这是旧水规不公平的一种反映。
  问:水利是不是拥有很多特权?答:水利只收他所得报酬,主要所取者,一为修水坝未交之摊派费,二为水利自己应得之报酬。每年冬,水利率手下长夫往各户清算其应交水费。因为每次抢修时,都需多人,不派人去修之农户,则欠相应摊派费。如不交,水利便见啥拿啥。然则,水利不管征纳钱粮。
  问:水利之下的管理机构如何?答:水利之下有人头而无分支机构,支、斗、毛渠均由各乡村行政人员负责。村有村长,保有保长,甲有甲长,保甲负责支渠水利事务。
  问:那您听说过“乡约”吗?答:乡约者,我记事时已无此职。但当过乡约的老乡约我见过。那是清朝到民国早期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我见过一个姓周的乡约,是个穷人。
  问:水利是如何选举的?答:水利的选举过程我不太清楚。据说多由地方头面人物出面推荐。但有时如大坝这样渠广、差肥的水利,会推选出儿个候选人,以打刍牛决之。那时,总寨街上有一龙王庙,是规模较大的龙王庙。打刍牛者,每年立春时,于此庙内祭龙王,绑扎一刍牛,很大,摆于一处,诸水利候选人祭罢龙王后,争打刍牛,谁先将刍牛打散,谁当水利。刍牛以木架之,中以胡麻草充之。刍牛打散,一般不闹事。个别年头亦有候选人因彼此不服打架以至死人者。打刍牛时,多有群众围观,一经打散,观者蜂拥而上争抢四散之胡麻草,拿回家后,压于牛槽之土坯下,希望牛儿们健康。
  问:水利解放后还有吗?答:解放以后,封建水规破除,由政府派人管理,仍称水利,但已是国家干部。记得1957年以前都称水利。1957年我与当时一水利还一起工作过,我搞宣传,他当洪水坝水利。
  问:“土改”中划为地主的水利多吗?答:解放后“土改”,我周围的水利多为中农,包括我家、郭水利家,都是中农。张水利还是贫农。水利主要管水,没啥特权,所以水利并不被划为地主。当过水利的人在乡村还受到一些尊敬,卸任后仍被呼为水利。如我父,人称冯水利。
  问:大龙王庙是何时拆的?答:上世纪50年代大龙王庙尚在。我小时上文殊山,经常经过那个龙王庙。解放后,大龙王庙的祭拜活动再未搞过,戏不唱了,刍牛也不打了。大约从1958年开始,很多龙王庙都先后被拆了。
  问:您还有要补充的问题吗?答:水利与家族没有关系。大坝灌溉面积远较新坝为多。今总寨、上坝两镇属大坝,新坝属今总寨镇一部分。新坝上三闸:头闸、小闸、店子闸。我就是店子新沟人。其下为花儿坝,另起坝口。大坝三大片:总寨、上坝、营儿坝。
  建国后,政府合并了许多渠道。如大坝、新坝成为一个闸口,使花儿坝的水源有了保证,不再领着小娃娃乱跑了。干渠越修越好,渗漏减少,节省了大量水,人也好管理,是个好事情。解放前都是土渠,上世纪50年代政府投资兴修水利,现在的渠道仍是50年代的大体布局,而50年代的改造则是基于旧渠。
  此访谈录尚未及呈冯明义先生审阅,先生即归于道山。噩耗传来,酒泉文博工作者及文史爱好者无不哀痛;清华大学两位学子亦发来短信致哀,并委托我敬献花圈表达悼念之情。今将修改后的访谈录送《肃州文史》刊发,以此对冯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2011年2月28日,吴浩军附记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