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
唯一号: | 292220020220005485 |
颗粒名称: | 1.输水渠道远、渗漏大 |
分类号: | K294.23 |
页数: | 1 |
页码: | 147 |
摘要: | 那时的嘉峪关至新城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黑石滩,水一直转到新城蒲草沟与果园西沟村交汇处,顺势进入一条宽约50米、深2.5米的沟槽,这就是后来的双坝峡。河水顺着这条自然形成的沟槽和人工修筑的分水闸分流后,穿过边湾滩进入东西坝圪塄各自的人工渠道流入耕地,等到水淌进地口时只剩下很小的一点。因此,当地民谣说“三十里的河湾,四十里的涮弯,等水淌到地头,黄羊兔子咂干”,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确实是上边水大能冲倒人,下边水小能急死人,原因就是绝大部分水沿途渗漏到石滩上了。 |
关键词: | 文史资料 酒泉 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