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县西峰苗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77
颗粒名称: 酒泉县西峰苗圃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141-142
摘要: 介绍了酒泉县西峰苗圃期间的生产情况。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林场

内容

为适应当时林业生产的需要,防沙林场于1953年和1955年冬季举办了两期林业干部培训班,每次培训20多人,主要学习林业政策和造林、育苗技术。这批人员后来都成了酒泉地区各县(市)林业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1956年初,酒泉专署撤并成立了张掖专员公署,防沙林场交由林业科科长沙长生负责。当时的防沙林带已初具规模,管护任务大多由沿林带的农民护林员承担。林场随后更名为酒泉县西峰苗圃,由技术干部席天贵具体管理,带领11名工人种植沙枣实生苗、杨柳歼插苗,每年出圃一、二年生苗木80—100万株。这一年,毛主席发出了 “绿化祖国”的号召,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西峰苗圃成为给酒泉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提供苗木的唯一基地,1957年出圃苗木达到150余万株。当时的新城、三含苗圃刚刚建成,尚未投入规模生产。
  西峰苗圃的工人大多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每月工资只有二十几元到三十元,但他们工作不计时间,精神饱满,积极肯干,即使遇到管理干部外出,也能按照安排完成工作任务。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