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挥部队剿灭残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67
颗粒名称: 四、指挥部队剿灭残匪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4
页码: 120-133
摘要: 本文回顾了朱声达将军1949年9月前后,在酒泉指挥部队剿灭残匪的经过,包括:以包布拉为首的土匪;以及在酒泉西部地区的股匪还有哈族反动头目莫克汉、萨里东拉、哈萨木立克、胡赛因、哈里百克、木阿得利、斯盘什等。
关键词: 文史资料 朱声达 酒泉

内容

四、指挥部队剿灭残匪
  酒泉虽然解放了,但境内的土匪及国民党散兵仍然出没频繁,他们主要活动在肃北的盐池湾、别盖、石包城、鱼儿红、公岔、鹰嘴山、乌兰大板、小草湖、红柳峡、敦煌南湖等山区,不时祸害百姓,抢劫各县牛、羊、骆驼及粮食、衣物,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
  据史料记载:1949年9月26日,土匪抢劫酒泉上河清农民羊20余只、小麦700斤。原国民党军第九十一军黄祖勋的人马在安西、敦煌一带尚有几百人没投降,这些人和土匪搅在一起,为非作歹。10月2日,原国民党驻安西警卫团部分官兵叛变,朱声达将军下令第二十六团打击,后残部逃往敦煌南山红柳峡一带,与黄祖勋的九十一军残部会合。在金塔一带有原国民党军300余人,由一个团长带领,三天内抢走老百姓300多峰骆驼、100只羊。同年11月至12月,土匪两次抢劫玉门县花海区南渠村农民羊1800余只、骆驼30余峰。原国民党肃北国大代表、肃北保安司令、盐池湾蒙古族部落头领包布拉所率370余人为匪,于1950年元月抢劫玉门县昌马区农民羊30余只、牛4头、粮食1700余斤,并企图包围区政府。匪首马玉林、毕善禄于1950年1月组织反革命武装“仁义救国军”,活动于敦煌南山一带,纠集匪徒2500多人横行霸道,抢劫22起,有的村庄被洗劫一空,直接受害群众393户1986人,共抢去骡马142匹、牛186头、骆驼185峰、毛驴97头、羊5730只,抢去小麦189石多(每石450斤)、小米等杂粮132石。 1950年春,以包布拉为首的土匪抢劫石包城牧民羊700余只,牛、马、骆驼70余头,同月抢劫敦煌韩家台子农民牛22头、羊500只、骆驼7峰。原国民党河酉警备司令部情报处长张经国所率50余人,于酒泉解放前夕入祁连山为匪。原敦煌县大地主、县保安队队长张维秀等率领家丁40余人,于敦煌解放前夕入祁连山为匪。原国民党骑兵第五师参谋长铁有才所率残部两个团入祁连山为匪。原国民党第九十一军黄祖勋部第一九一师第五十七团团长郭培德等14人于1949年9月逃入玉门县昌马区入山为匪,该股土匪在山内居住一月后,由昌马人郭怀亮送过大雪山至嘉布逊嘉帐地,后转玉树到云南出境。原国民党马鬃山边防第五七二团散兵及酒泉民团散兵均于酒泉解放前入山为匪。在酒泉西部地区的股匪还有哈族反动头目莫克汉、萨里东拉、哈萨木立克、胡赛因、哈里百克、木阿得利、斯盘什等。
  时有调查报告摘录如下:萨里东拉系新疆胡思曼部落之小头目,现年41岁,由新疆移敦煌南山蛰居16年(每年夏季住安南坝,冬天住海子),已脱离胡之指挥,独立为生(曾参加过台吉乃尔战斗),现牲畜甚多,移动不便,畏我去打,故表示愿向我靠拢。
  毕善禄为敦煌南山匪首,回族人,自称师长,在土匪中有相当影响,年50余岁。原为新疆奇台县人,民国二十二年遣来敦煌。毕自幼随其父(营长)驻防阿山哈民区,会哈语,习哈民生活,所以人称为毕少爷。原在新疆贩大烟,坐监多年。来敦煌后,被国民党之“酒泉专员公署”委派做哈萨工作,经常充当代表往返哈区。
  铁有才(匪团长),新疆哈密人,年40岁,老惯匪。原在马仲英三十六师任过事务长和骑五军参谋长,退伍多年。以做买卖为名,实则经常外出抢劫。1949年11月份,铁匪带90余人来敦煌南湖投降,时毕带5人驻于大鄂博沟一带,以给我做哈萨工作为名,往返海子哈区数次。12月23日,毕带哈萨头目沙拉黑炭、莫汗莫提汗、木沙巴也等80余人,来南湖配合铁部叛变,同返阿克赛一带。
  毕善禄、铁有才两部共有匪徒85人,马135匹,骆驼40峰,机枪3挺,步枪77支,冲锋枪3支。毕、铁两部有班以上干部20余人,大部为敦煌哈密老惯匪或反动散兵,皆为回民,以抢劫或种大烟为生,战斗较顽强,不易争取。余60余人,为骑五军散兵,皆为汉族人,大部想回家,在叛变时许多下层士兵流泪,想逃跑,因怕哈萨消歼,所以当时大部分胁从入山,只逃出6名(被抓回1名)。土匪在内部宣传的口号为:“共产党捉了去要入苏联永不能回家。”又说:“我们上山后,明年种完大烟每人可分得路费遣散回家。”哈萨木立克去年由新疆窜来,至盐池湾后,与其他部落脱离,怕再跟上受害,故独带帐房十多顶经海子窜踞安南坝,匪首胡赛因,为统治哈族部落之总头目,系新疆木垒人,年50岁。身材高大,体格肥胖,留有小黄胡一撮。胡的几个重要头目: 一是哈木九江(简称哈木),为副大队长,掌握胡之内政;拿黑买提为胡之堂弟,现年30余,枪法准确,专任外勤,率领抢劫,哈族称为巴吐儿,为胡最亲信者;次为木萨卡拉(老汗),富户,久坐于胡之房内,虽不管事,但参与某种问题的研究。暂属胡统治的有哈沙巴图、马霍松、沙斯巴也、铁木汗等共6个小头目。
  1949年10月下旬,朱声达将军参加了第三军在张掖召开的剿匪工作会议,会议公布了匪情,传达了西北军区关于剿匪肃特的指示,提出了 “军政兼施,分别对待”的剿匪方针及政策,并研究了剿匪的具体问题。
  朱声达将军从张掖军部叵到酒泉后,立即召开有营团干部参加的剿匪会议,对剿匪工作进行了部署:“军事清剿、政治争取、发动群众、分别对待”;“坚持由内向外,由大股到小股,由人口稠密地区到人烟稀少地区,由敌特活动猖獗地区到活动一般地区。”1950年2月1日,酒泉军分区、酒泉地区行署成立了剿匪指挥部,朱声达将军为司令员,毛少先为副司令员,地委书记刘长亮为政治委员,专员刘文山为副政治委员,梁喜柱为参谋长,傅志林为副参谋长兼办公室主任,江波为政治部主任,王富林为政治部副主任。剿匪司令部设在军分区内,专门负责匪情收集和布置剿匪工作。2月1日,剿匪司令部向地区所属各县发出布告,布告称:酒泉分区解放以来,屡遭土匪抢劫,在我党政军民努力积极清剿下歼灭部分匪特,缴回群众损失,但土匪仍未彻底肃清,现为了统一指挥彻底肃清匪特,确立革命秩序,稳定社会治安,维护人民利益起见,分区党政军成立剿匪指挥部,现剿匪指挥部设于分区司令部,并于2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今后有关匪情经向本部报告处理,仰我军民一体,周知为要。
  酒泉地区剿匪指挥部成立后,2月24日酒泉县剿匪指挥部亦成立。其他各县也迅速成立了保安队和民兵连,配合解放军剿匪。
  期间,较大的剿匪战斗有鱼儿红战斗、马鬃山战斗、北山梧桐井战斗、盐池湾石包城战斗、中蒙边境的战斗等。
  鱼儿红剿匪战是剿灭原国民党军第一九一师河西警备司令部情报参谋张经国残部。战斗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在1949年11月,由第三军骑兵大队的第一连、第三连、第四连和第九师骑兵连组成的骑兵大队,在李文彭率领下,自酒泉文殊山入祁连山,过镜铁山祁龙头,沿南山滩进入鱼儿红。酒泉军分区驻玉门县独立营副营长赵子尧率领该营步兵一个连,由昌马入鱼儿红,予以配合。由于张经国已得知骑兵大队的行踪,所以仓惶逃入青海,骑兵大队仅捣毁了土匪在鱼儿红的老窝,俘虏土匪7人。1950年元月13日,李文彭率部携电台由玉门昌马区进入鱼儿红,第九师第二十七团三营副教导员傅志林率第凡连由旱峡进入鱼儿红,酒泉军分区驻玉门县的独立营第二连连长翟贵同率21名战士用马匹运送弹药。战斗从15日开始,双方在龚岔山、鹰嘴山一带交战三小时,匪徒12名被击毙,21名被俘,其余匪徒凭借熟悉的地形逃向盐池湾。翟贵同在昌马大坝附近的黑崖子战斗中牺牲,全县民众为他立碑纪念。翟贵同又名翟凤桐,生于1925年,山西省保德县人,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排长、酒泉军分区独立营第二连连长,牺牲时年仅25岁。
  马鬃山剿匪战是围剿原国民党军骑五军、第九十一军马鬃山边防第五七二团残部及内蒙军王英、李守信残部。1950年3月,朱声达将军命由起义部队改编的骆驼兵团六个连及高东生任团长的第九师第二十五团共同担任剿匪任务。骑兵大队首先进入马鬃山驻扎,骆驼兵团分成两路,由政委安俊率领两个连一个排,经酒泉到玉门,再由桥湾沿马鬃山国防公路进公婆泉,沿途同原国民党军第九十一军第五七二团散兵遭遇,小仗不断。由骆驼兵团团长贺新民率三个连两个排从高台经酒泉入马鬃山,从东面包围敌人。高东生率第二十五团从赤金出发,经玉门花海入马鬃山。1950年3月21日凌晨六点多,三支部队悄悄扑向公婆泉。其时土匪尚在梦中,但因第二十五团的一名战士步枪走火,土匪被惊醒,很快开始向最先到达公婆泉的骑兵大队反击,双方相持约半小时,骆驼兵团和第二十五团主力赶来,土匪发现被包围,立即向明水一带逃跑。骑兵大队、骆驼兵团和第二十五团紧追不舍,并同敌骑五军残部展开了激烈战斗,迫使其向安西方向逃窜。骑兵大队和骆驼兵团追到安西,残敌又逃到敦煌南湖,企图与包布拉匪徒会合。骑兵大队和骆驼兵团追到敦煌,与在南湖阻击敌军的敦煌县公安队前后夹击,消灭敌骑五军一个团。该军另一个团在剿匪部队的政治攻势下投降,朱声达将军即派驻扎敦煌的营教导员王四小带一连人前去接受敌人投降。因王四小等人思想严重麻痹,该团于黑夜发动兵变,缴了王四小等人的枪,打死战士7名,打伤19人,逃入了祁连山。
  北山梧桐井剿匪战斗是围剿股匪沙格拉。1950年5月初,股匪沙格拉窜至玉门抢劫,骑兵大队第五连连长张拉扣发觉后,估计股匪可能向梧桐井水草站逃窜,即带部队朝梧桐井方向急追八十里,果然于拂晓前追上了逃敌。他带领五连冲上去,一下插到敌入中间,将这股土匪全部消灭,尔后,又协同三连全歼了正在顽抗的残匪。此次战斗全歼沙格拉部40余名,张拉扣成为剿匪英雄。
  盐池湾、石包城剿匪战斗是围剿蒙古族部落头人包布拉。1950年2月,被解放军追剿入藏的原国民党肃北“剿共司令”、国大代表、盐池湾蒙古部落头人包布拉从西藏回来后,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军分区即派共产党员阎保禄去肃北做包布拉的反正工作,包布拉有所动心,并派代表参加了4月16日酒泉专署召开的民族联谊会。但由于包布拉派出的代表回去后挑拨离间,加之土匪头子毕善禄、马应蛟等人的煽动恐吓,使包布拉仍与人民为敌,并发动叛乱,扣押了阎保禄和肃北工作人员及民兵、群众千余人,并杀害政府通信员,扬言要攻打安西县城。
  为消灭包布拉,1950年6月22日,黄新庭、朱声达、刘长亮、刘文山等召开会议,确定了继续采取军事进剿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针。决定由骑兵大队、骆驼兵团和第二十五团配合,进军盐池湾和石包城,消灭包布拉、马应蛟土匪。
  7月12日,敌骑五军残部和“仁义救国军”师长毕善禄率匪徒93人向安西县城发动进攻,被安西公安队和民兵打散,尔后,公安队和民兵也赶往盐池湾、石包城,协同剿匪。
  7月16 0,第三军骑兵大队、骆驼兵团和第九师二十五团、二十七团的一个营,经昌马山口进入石包城。匪首毕善禄和骑五军残部慌忙逃往青海。7月21日清晨,骑兵大队、骆驼兵团和第二十五团进入盐池湾,同包布拉股匪展开激烈战斗,端掉了包布拉匪徒在盐池湾的老巢,缴获了一大批武器,俘虏了部分匪徒,救出了被匪徒关押的100。多名群众。
  包布拉匪徒被赶到了乌兰大坂。乌兰大坂海拔5327米,山高难行,土匪无路可走,只好缴械投降。仅包布拉利用人熟地熟等有利条件,带亲信38人逃往青海玉树,并于11月逃入西藏。包布拉出国未逞,于1951年4月返回青海,被抓获枪决。
  中蒙边境剿匪战斗主要是剿灭蒙古贵族德穆楚克栋普鲁(即德王)、李守信残部。 1950年6月下旬,原国民党第九十一军第五七二团残部在马鬃山至额济纳旗一带频繁活动。内蒙匪首德王、李守信也带残匪200余人、骆驼2000峰从内蒙古窜入黑河下游一带抢劫。第三军命令骑兵大队、骆驼兵团和由第二十五团为主组建的酒泉地区剿匪支队,分别由李文彭、安俊、高东生率领进剿。三支部队经过两天两夜急行军,到达建国营,但因酒泉军分区政委吴松所带一团人马迷失方向而未能按时到达集合地点,致使德王、李守信残匪于前一天经公婆泉逃往明水地区。三支部队乂经两天一夜的急行军,终于追上敌人。经过激烈战斗,打死打伤匪徒3()余人,缴获牲畜200余头。其余匪徒仓惶逃人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全部被蒙古人民共和国边防部队缴械。后经国家协商,这些土匪均被遣送回国。
  政治争取也初见成效:在敦煌南山受匪煽动的7个哈族部落相继被争取过来,其中加纳贝部100户,本沙巴衣部30户,则勒齐巴依部30户,沙海都拉部100户,默力克部20户。这些哈族部落回归后,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发放了救济粮款和牧畜,并划定驻牧区域。1950年8月29日,土匪沙格拉等17人投诚,交步枪12支、冲锋枪1支、驼骆12峰。同年10月2日,匪首马玉林等6人投诚,交步枪7支、子弹130发、望远镜1架、骡子8匹、羊288只。11月4日,毕善禄匪部赵德胜(团副)、叶赫尔比等20人投诚。11月12日,铁有才(团长)率众60人投诚,交步枪70支、机枪2挺、冲锋枪4支。
  这时,酒泉境内的股匪还有:以胡赛因为首的股匪,裹胁楷本、哈本、马霍松、稍立炭等部落500余户2500余人,枪600余支,盘踞台吉乃尔之乌图美河中游地区;哈里克股匪300余人,盘踞在铁木里克以南地区,时以小股伸至新疆若羌附近行劫。以上股匪均互相勾结,并采取与解放军和谈手段,企图缓和进剿。在河西境内,还有冶子明、申麻子、马二不都及小股残敌共200余人,以皇城、大梁为中心,活动于祁连山区。
  就在此时,乌斯满股匪又由新疆逃到甘肃西南部。乌斯满系反动头人,原任阿勒泰专员,1949年9月陶峙岳将军在新疆通电起义后,蒋介石任命其为新疆警备司令,并由美国出钱出枪,策动他在新疆发动叛乱。乌匪遂纠集了一批反动头人、叛军,裹胁哈萨克族群众45000人,在绥来至镇西600公里的地域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暴乱。民族分裂分子贾尼木汗等10000余人,在美国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及英国领事何仁志的支持下,也在巴里坤草原掀起了反革命叛乱,并嚎叫要在新疆建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妄图分裂祖国。他们疯狂抢劫袭击老百姓和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的指示,新疆军区成立剿匪指挥部,总指挥为王震、副总指挥为赛福鼎,参谋长为张希钦。同时成立北疆剿匪前线指挥部,总指挥为罗元发。从1950年4月1日至7月底,连续进剿乌斯满等武装土匪。到同年7月,绝大多数叛匪已剿灭。狼狈不堪的乌斯满和新疆和平解放后留任的哈密专员、美蒋特务尧乐博斯一起,带领残匪千余人窜至甘肃西南一带。随乌斯满一起窜抵甘肃西部的还有匪首加纳贝、萨拉黑炭、哈巴斯、则勒齐巴也等。对于这些股匪头目的情形,第九师剿匪指挥部当时的一份调查曾有记载:盘踞海子地区之股匪匪首加南白(加纳贝)现为统治海子地区哈萨之总头目,原新疆巴里坤人。现年40岁,身材高大、体格肥胖,面黄,妻妾二,儿子二。曾于敦煌南山鱼尔红、海子等地扎居十余年。1949年返新,1950年8月随乌窜至海子地区。
  萨拉黑炭为哈萨库劳莫劳格部落之头目。现年54岁,身高体瘦,歪嘴,头发苍白,留小八字胡子一撮。全家17口人,长子艮衣汉,现年33岁。次子艮乃利,30岁。曾住敦煌南山十四年,1949年秋天由南山移居巴里坤,1950年8月随乌窜入南山。该匪之父尚在新疆放羊,其王位是继承后父之台吉位。萨和胡赛因、马霍松是亲戚,关系较好。能外出行动及战斗者30人,步枪20支。萨本人有三八式1支,中正式1支,冲锋枪1支。
  则勒齐巴也,原扎楞(相当乡长)。现年40岁。哈巴斯股匪有壮年320人,步枪220支,冲锋枪13支,骆驼1000余峰,马800匹,并有加拿白河拉黑安留新之人员一部。哈巴斯原为乌斯满部,4月间我新疆进剿时哈带人马一部,逃入北塔山以北之阿台,后被苏军击溃逃回,家属大部在阿台、奇台等地区丢光,仅率壮年100人,带步枪200支,冲锋枪10支,骆驼500峰,好马100余匹,于11月份窜至巴里坤,逼迫木阿得利南窜,企图找乌斯满。途中每至一地即向哈民小头目索取马掌、子弹等……西北军区为了尽快平息乌斯满匪患,要求朱声达将军指挥骑兵大队、骆驼团、第二十五团加紧围剿。朱受命后带部队战斗在敦煌南山一带。时任第九师第二十七团团长的吕仁礼回忆称:“剿匪时,朱师长带军里的骑兵大队、驼兵团,还有二十五团,在敦煌南北山一带剿乌斯满,搞了几个月,艰苦得很。我们团没去剿匪,当时我团三营驻在玉门,一营在敦煌,二营在玉门油田,团部驻赤金堡。师长剿匪回来经过团部时,我见他的脸晒得红红的,实在没啥可吃的,老伴儿给他炒了几个鸡蛋”。
  当年11月,尧乐博斯只身逃往国外。1951年2月乌斯满被第三军骑兵团(此时骆驼兵团已合并为第三军骑兵团)三连文化教员孔庆荣、炊事员刘华林活捉,后被处决。5月,酒泉地区将剿匪中俘获和投诚的哈萨克族群众安置在敦煌和青海之间(今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让他们定居下来从事农牧业生产。同年7月,由于忽视哈萨克民族的习惯和感情,加之让哈民学习《镇压反革命条例》时翻译不准确等原因,引起哈萨克族头人的误会和不满,他们暗中串联,重新叛乱。叛匪杀害了甄义及两名战士,并抢走了骆驼兵团四连的100多峰骆驼,向马海方向逃跑。营长张凤鸣带二连追击,遭匪徒伏击,张凤鸣和20几名战士壮烈牺牲,叛匪从马海逃向昆仑山。
  骑兵团政委安俊和团长汪星山到酒泉向第九师、地委、军分区汇报了情况,师长朱声达将军、地委书记刘长亮等同骑兵团研究确定了以政治争取为主、军事清剿为辅的剿匪方案。经过一年的工作,哈萨克族头人思想逐渐转化,提出同人民政府谈和,并同政府有了来住,此后定居下来。
  在朱声达将军带部队去剿匪的时候,妻子杨志坚带着5岁的大儿子曙光、2岁的二儿子阳光到了酒泉。母子3人是1950年1月从山西临县出发的,一同前来河西的还有百余人,都是后方家属。朱声达将军与他们母子3人见了一面,就急匆匆带部队去剿匪了。
  1950年8月,朱声达将军调第八师任师长,八师驻武威地区。不久,便率部入朝作战。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