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设驿站,置官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458
颗粒名称: 六、设驿站,置官店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
页码: 107
摘要: 中国传统的驿站传递方式有三种,即驿站、军台和营塘,它们共同的作用是传递文报。旧时,陕甘境内全部设有驿站,新疆境内情况复杂,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但战乱之后,大多遭到破坏。左宗棠充分利用各地驻防护路兵丁节节传递文报,骑马传递叫马拨,步行传递叫步。每隔一个月,酌给犒赏,直到驿站制度恢复后才取消。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左宗棠

内容

六、设驿站,置官店
  中国传统的驿站传递方式有三种,即驿站、军台和营塘,它们共同的作用是传递文报。旧时,陕甘境内全部设有驿站,新疆境内情况复杂,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但战乱之后,大多遭到破坏。左宗棠充分利用各地驻防护路兵丁节节传递文报,骑马传递叫马拨,步行传递叫步。每隔一个月,酌给犒赏,直到驿站制度恢复后才取消。他还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设立官店,尤其是出了嘉峪关,几十里甚至几百里没有人烟的地段很多,无店食宿,给商旅行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在驿站、军台或营塘边,或别的相应地段,用官款兴造简单房屋置备些柴草,以供赶车人的歇宿。有些地方还搭着安放牲口的圈棚,也备着绳索、口袋、鞍等什物。也招着木匠和铁匠,既使车、驼损坏或缺少了什么东西,可以就便添补,省得停顿下来,耽误了行程。这一应设备,叫做官店。公家略略赔贴了些钱,但于大军行进大有好处。”(《左文襄公在西北》第232——233页)由于有了这些设施,又吸引了一些随营的商贩,为军队提供了一些日用品。这些商人在军营附近搭棚作买卖,出现了清军取新疆,汉商踊跃追随的景象,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