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卷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331
颗粒名称: 宝卷的收集与整理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298-300
摘要: 目前所掌握到的宝卷词牌曲调有各种唱腔70余种,宝卷数量有80余种(含存目)150多本。这些宝卷均散落于民间,搜集整理成册后有30本。
关键词: 肃州 文史资料

内容

目前所掌握到的宝卷词牌曲调有各种唱腔70余种,宝卷数量有80余种(含存目)150多本。这些宝卷均散落于民间,搜集整理成册后有30本。
  就宝卷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我采访了肃州区文化馆原馆长高正刚,几十年来,他专门从事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说,他是我市最早收集、研究宝卷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高正刚1955年从事文化馆工作,1956年便开始了对酒泉宝卷等民俗文化的收集工作。在广泛的收集活动中,他认识了民间一些较有名的文艺活跃分子,总寨的老艺人魏德佑(人称魏老大)在当时乡村念卷、演民间小戏都相当有名,还有乔玉安的父亲乔德云等。那时,他为了收集有价值的资料,会反复几次不惜走十几里地找人。当时在金佛寺镇有一名叫武延元的人,会唱民歌会念卷,连续找了他三次他都躲着不见,因为当时形势所迫,他不敢唱,于是,他就几次三番地去找,最终,他的诚心打动了他,使他收集到了有价值的资料。
  那时公安机关认为念卷是搞封建迷信活动,只要发现都要干涉,所以他们在收集过程中要耐心地向其解释。“四清”运动及文革时期,更加影响了他们对宝卷的收集,同时,高馆长在此期间也遭到迫害,在针对他的批斗会上,将他们收集整理的许多民俗资料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多少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他当时忍不住流泪了。
  到了 1982年,开始对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了抢救,高正刚集中文化馆的所有财力,购买了四台三洋牌的录音机对散落在民间的宝卷等进行了排查式收集。当时,他和他的三位同事郭仪、谢生保、谭蝉雪抢救、整理、编纂了《酒泉宝卷》(上、中、下编)约95万字。高正刚从从事宣卷、唱卷至今,共念卷280余场次,听卷人数达6300余人次。主要宣卷代表作有:《牧羊卷》、《白马宝卷》、《金龙宝卷》、《绣龙袍宝卷》、《高仲举卷》等。令高正刚遗憾的是,有两个很有典型意义的卷他始终没有收集到,那就是《元始天宗》宝卷和《土地爷大闹天宫》宝卷。
  高正刚说,酒泉宝卷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关键是它没有荒诞、淫秽、黄色等不健康的内容,它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许多卷本都是藏匿在墙的夹缝里、炕洞里、锅台里等保存下来的。文革时期,上坝乡就有一个年轻人为了抄卷,把被子盖在头上,手拿手电筒在被子里抄,所以,宝卷的内容以讹传讹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
  顺应时势,2004年,肃州区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酒泉宝卷列入重点保护内容,政府每年也划拨了专款进行再搜集、再整理。同时在保护措施上,进行了拍摄、录像、录音、场记,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宣卷人员,并拿出一定的经费对乡村宣卷、听卷活动进行必要的补助,以保证酒泉宝卷薪火传承。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农业水利、文化旅游、民俗拾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