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反映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边陲史实的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285
颗粒名称:
反映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边陲史实的地名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236-237
摘要:
酒泉一地,自古是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往来频繁、杂居的地区。酒泉的文明是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河酉今天保存下来的历史地名,亦可清楚地证明这一史实。
关键词:
肃州
文史资料
内容
酒泉一地,自古是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往来频繁、杂居的地区。酒泉的文明是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河酉今天保存下来的历史地名,亦可清楚地证明这一史实。
酒泉南部有山曰“祁连“者,古匈奴语“天”也,此山即“天山”之意。山丹、永昌两县界有山曰“焉支”,亦为古匈奴语,意即“皇后山”。秦末汉初,我国北方的匈奴族曾游牧于此。他们莫不尽绿洲水草丰美之利,竭力生产,河西当时成了匈奴最为富庶的经济活动区之一和其东图中原、南慑众羌的重要根据地。当武帝开边部走匈奴后,他们仍不忘情于河西故土,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肃州区有河,名“讨赖”,因其源地山名系蒙语“托来”,汉人以山名河,讹称“讨赖河”,史书作“洮赍河敦煌有河,名“党河”,为蒙古语“党金果勒”之缩写,“果勒”即“河床”之意。该河汉代名“氐置水”,因其上源当时为氐羌人的居地,故名之。瓜州县有乡,曰“布隆吉”;肃州区有乡,曰“银达”。二名均与蒙古族在此地的活动有关。“布隆吉”蒙语意为“泉水出头川”;“银达”旧称“鞑子沟”,又由于这里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誉称“银地”,当地群众有“金蒲(蒲草沟)银达(鞑子沟)”之称,因而得名。敦煌、瓜州均有“吐火罗”,或“兔葫芦”的地名,可能历史上的吐火罗人曾居于此。玉门市有“马密伦”,敦煌市有“马迷兔”,名源无考,很可能亦是少数民族留下来的称谓。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农业水利、文化旅游、民俗拾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