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与屯田的水利设施有关的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279
颗粒名称:
(三)、与屯田的水利设施有关的地名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232-233
摘要:
历代河西屯田,均须以兴修水利工程优先。今天绿洲上以“坝”、“闸”、“渠”等命名的村、乡、镇名比比皆是,其大多为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古称。
关键词:
肃州
文史资料
内容
历代河西屯田,均须以兴修水利工程优先。今天绿洲上以“坝”、“闸”、“渠”等命名的村、乡、镇名比比皆是,其大多为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古称。“坝”者,是河西人们对水渠沿用的惯称,多分布在绿洲南部的山水灌区。这里引水溉田,必先筑坝,故以“坝”名代替“渠”名。如肃州区的“四坝村”,是因泉水灌区的旧四坝河系得名。河西名“渠”者,则多分布在绿洲中部或北部的泉水灌区。敦煌市的“黄渠乡”亦是因雍正四年(1726年)山党河向黄墩子开渠引水而得名,等等。
肃州区还有“西洞”、“东洞”这样的乡名,它们是以明代水利工程得称。据《肃州新志》载,洪武年向,大将冯胜平定河西,在酒泉移民屯田。为了引水灌溉,擢千户曹贇召集匠人在洪水河岸陡峭的崖壁上凿壁穿洞,开掘大井,使洞洞相通,井井串联,蜿蜒曲折,将水引上河岸灌田。人们称西岸的渠道为“西洞子坝”,东岸渠道为“东洞子坝”,遂有“西洞”、“东洞”之名。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农业水利、文化旅游、民俗拾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