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将军祁连山突围记
田瞳
1937年早春,红西路军血战河西。高台、临泽相继失守后,西路军突出重围进抵祁连山下的倪家营子。
倪家营子南依祁连山,东、西、北三面都是茫茫戈壁滩,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红西路军在这里立足未稳,马匪军队便尾追而来,从四面展开猛烈围攻。
红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将军率领红9军布防于倪家营子东北方,是敌攻击的主要地段。马匪军在炮火掩护下集团冲锋,攻势一浪高过一浪。西路军弹药奇缺,只能靠大刀、长矛与敌白刃格斗,战斗异常惨烈。苦战数日后,西路军被迫突围,向西南转移至威狄堡三道柳沟。敌马元海部紧追不舍,戈壁滩上敌军的白马队、黑马队、红马队轮番冲击,沙尘滚滚。红西路军经过连续恶战,损失惨重,于3月11日夜再次突出重围,经梨园口向山中转移。王树声率红9军担任后卫,扼守梨园口。马匪军随即蜂拥而来,王树声指挥部队抢占两侧山头,与敌展开激战。当时红9军有两个团建制,经多日拼杀,只剩不足千人。敌军如潮水般涌来,杀退一批,又上来一批。不到两个时辰,红9军两个团已几近拼光,政委陈海松和几个主要将领均壮烈牺牲。继而,红30军又在梨园河畔与敌军展开激战,该军两个团又损失大半。至此,红西路军的兵力连同伤员总共仅剩4000人。部队只能边打边撤,于14日到达祁连山深处康隆寺南的红石窝。敌人追兵接踵而至,王树声协助徐向前指挥部队在马场滩、牛毛山与敌又展开一场血战。
在生死存亡的的关键时刻,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一个小山头上召开了有名的“红石窝会议”,决定陈昌浩和徐向前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部队现有人员编为3个支队就地分散游击。红9军剩余的300多人和骑兵师的100多名骑兵合编为右支队,由王树声等率领,沿祁连山腹地向东跋涉。
部队在山谷里悄悄行进。夜色漆黑,寒风刺骨。多日行军打仗,部队已疲惫不堪,许多战士在马背上睡着了。天快亮时,发现部队已前后脱节失散,只剩下王树声副总指挥和骑兵师长杜义德、参谋长李彩云、作战科长李国新和部分警卫员、通讯员共24人。王树声想到天亮后可能有敌人追上来,便命令大家迅速攀上山顶,这样既可观察寻找失散的部队,又能瞭望敌情。天已大亮,山谷里不见一个红军战士的踪影,远处则传来阵阵枪声,果然有敌兵追过来了。王树声当即率领大家翻过山头,沿着另一个山谷快速转移,摆脱了尾追的敌兵。
这支24人的队伍在山中艰苦行进3天,不巧又遭遇匪兵。紧急情况下,只得留下5名战士断后,王树声率队在山中绕圈子甩脱了敌人,可那5名断后的战士无一人回来。之后,19人的小分队继续在山中兜圈子,两天后,在一条河沟旁又遇敌兵,战士们调转马头边打边退,最终甩开敌人后,清点人数,仅剩11人了。为了避开敌人追兵,他们转头向西走,寻找左支队。走了七、八天后,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一片灰烬和写有钢笔字的纸屑,断定可能是左支队曾在此宿过营,于是鼓起勇气往西赶。果然,又走了一程,就遇到原9军军长孙玉清和30军88师师长熊厚发,两人皆负了伤,身边带着警卫员。他们原是随着左支队往西走,后因负伤行动不便,为减轻部队拖累,就留了下来。闻知左支队已继续向西走,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向西追赶左支队。一行人又向西艰难地走了几天,在一条峡谷里遭遇敌人小股部队,一阵冲杀之后,敌兵摸不清红军的兵力有多少,翻山逃去。但孙玉清、熊厚发和警卫员也被冲散了,右支队又剩下原有的11人。他们在山里遇到放羊的老乡,询问到新疆有多远的路程,放羊人说要走十八马站,但不知一站是多少里路,原来离新疆还有很远很远。前边路上还有追赶左支队的敌兵,可说是危险重重。看来是不能再向西走了,于是大家又调头向东往回走。
王树声率领着11人的右支队在山中历尽艰险,不知走了多少天,后来试图走出祁连山,从蒙古方向绕道回陕北。一个夜晚,他们在离山口几十里远的地方意外发现一户人家,老乡听到狗叫声,提灯出来,把他们迎进屋里,做了一顿黄米饭让他们吃。老乡说这里很危险,常有马家军搜山。饭后,老乡把战士们带到一个山崖边,指着崖下说,这崖中间有个洞,你们就在洞中躲一天,等到明天夜里再走。王树声见老乡十分诚恳,就依言而行。老乡用绳子把战士们一个一个吊到下边的洞口,最后他本人也跟着下来,再三交代注意隐蔽,而后把洞口掩盖好,顺着绳子爬了上去。次日傍晚,那位老乡又把红军战士们接出山洞,仍是黄米饭招待。那时在山里能吃上粮食是很不容易的,老乡能供给珍贵的黄米饭,战士们都很受感动,王树声便拿出一枚用作军费的金戒指送给老乡,作为酬谢。饭后,老乡把红军战士们送上一条安全的路,指引他们继续向东行进。
经过多日跋涉,王树声一行人终于走出了祁连山,来到民勤县北边的小沟一带。这时,他们从当地人的话语中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三边住着红军。王树声当即召集大家商议,把人员分作两组,分头启程奔赴陕北。
王树声带领的一组向北,深入腾格里沙漠。两天后,在沙漠深处遇到一群骑骆驼持长枪的土匪。王树声看出这些匪徒是结伙打劫,图的是枪支钱财,没必要同他们交火,就把几支短枪和几枚金戒指交了出来。匪徒收下“过路礼物”说,知道你们是红军的人,你们红军以后还要过黄河的,就先把枪放在我们这儿保存吧。随后就放他们过去了。
过了这道关卡,为了减小目标,几个人又分道而行,王树声仅带着自己的警卫员上了路,继续向东走。到了靖远县境,碰巧遇上红5军保卫局长欧阳毅,也是在东返途中辗转来到这里,于是3人一起结伴东进。数日后,走到宁夏中卫县境,打算从这里渡过黄河。夜间,他们去一个村庄问路,不巧碰上敌人,3人匆忙间又跑散了。至此,王树声剩下孤身一人。好在,此处距黄河已经不远,过了黄河就可很快到达延安。
王树声独自向前走。他来到距中卫县旅涡铺不远的一个村镇前,迎面走来一位老人,他上前问路,老人说镇上驻扎着马家军,过不去。这位老人把王树声带到自己女婿家里躲了几天,随后亲自护送王树声过了危险区,进入甘肃宁夏交界的固北县境。
终于到达了红色边区!王树声来到设在三岔镇的中共固北县委,一进门就见到了熟人——原川陕苏区南江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李正良,时任固北县委组织部长。于是,王树声受到盛情款待,理发、换装、包饺子,顿时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无限温暖。几天后,固北县委派几名骑兵护送王树声将军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延安。
农家乐王沛庭院深深菜花黄,珍珠玛瑙缀小窗。
借问佳肴何处觅,农家土鸡焖饼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