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蒋氏兄弟掏腰包宴请训练班学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232
颗粒名称: 二、蒋氏兄弟掏腰包宴请训练班学员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58-62
摘要: 蒋氏兄弟宴请了五位学生代表。
关键词: 肃州 文史资料

内容

蒋经国在《伟大的西北》一文中称:“在肃州,我们请了一次客,一共到了十一位客人:一、纳蒙克,二、他木龙(蒙),三、马彦寿,四、马志强(回),五、雷延龄,六、安维峻(藏)七、马通,八、哈一,九、阿无阿林(哈萨),十、李志正、十一、赵天夫(汉)……O我这一次请客,是请了各种民族,每个民族派代表两人……。”
   “在酒泉,有一个边疆青年训练班,这里有藏人、回人、蒙古人、汉人和赫萨克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在那里受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每个民族都是用自己的文字讲演,但是有很多人都在那里学汉文,我觉得这个青年训练班,对于西北的建设,一定会起很大的作用。”
   笔者手中存一份复印的中央训练委员会西北干部训练团第一边疆青年训练班第一期第一队学生简册,共有学生95人,蒋经国在《伟大的西北》一文中提到的5位宴请代表就在其中,其详细记录如下:
  姓名 年龄 籍贯 族别 学 历 通讯处备考
  安维峻 18 祁连山 藏族 河西附小四年级 高台福生东转海子上并
  马志强 17 青海 回族 酒泉东关初小三年级 酒泉街30号
  李志正 21 甘谷 汉族 肃州师范初中三年级肆业 甘谷城内东巷复兴泰
  雷延龄 19 酒泉 藏族 肃州初中二年级肄业 酒泉北关义盛和
  赵天夫 20 泾川 汉族 肃州师范初中三年级肄业 泾川南关元顺福转交
  上述5位被宴请的代表同敦煌籍学生李源、秦生凤、王溶、李清美等在同一名册之中,说明他们同为第一期第一队同学。
   据李源、秦生凤、王溶先生回忆,其余6位被宴请者他木龙、马彦寿、马通、哈一、阿无阿林亦为其它三队的学生。因他们同在一个班受训3年,现在虽说不清具体在哪个队,但一提起这些名字,还有一定印象。
   蒋经国提到训练班的学生大多是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然而观看第一队花名册最大者只有24岁,最小者只有16岁。据李、秦、王三先生回忆,其它各队学员的年龄亦与第一队相仿。蒋氏所言的大都是30岁左右大概是西北人比较显老的缘故吧。
   席间,正好皓月当空,大家心情都非常好,蒋氏兄弟与训练班学生同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思想正处于激进进步阶段,爱国之心和忧患西北民族发展的意识溢于言表。在快乐的气氛中,大家无拘无束,毫无隔阂。蒋经国了解到酒泉民族问题的一些细节,如汉人做生意时欺负少数民族;蒙古生意人文化程度低不会算账,汉人常常少给钱使其吃亏。酒泉回汉矛盾比较大,曾发生几次很大的冲突。有一次回教的人请人演戏,汉人的小孩子来看戏引起纠纷,因信仰回教的人不允许汉人看自己的戏。还有一次汉人到回族人家杀了一只鸡,因没有把鸡毛拔掉而闹了起来。
  从阿克塞来的青年学生马通很懂政治,他希望将来能到国民党中央所在地重庆受训,颇得蒋氏兄弟的好感。经马通引见,蒋氏兄弟还接见了两位哈萨克老人,其中有一个人很会说话,他说我们离开了家,带了马、枪到中国来,是受到蒋委员长精神的感召,我们愿意绝对服从蒋委员长领导,共同打日本人,蒋氏兄弟很赏识他。从几位哈萨克族人的口中,蒋氏兄弟对其民族非常感兴趣并有了一些了解。哈萨克有一种帽子叫“英雄帽”,戴这种帽子的人,凡是杀了一个人就在帽子上插一根鸡毛,杀人愈多,鸡毛插得就越多,表示他们是受人尊敬的英雄。哈萨克人擅长骑马,有了马,上山下山过河如履平地,如果离开了马则一筹莫展。
   宴请结束后,边疆青年训练班学生和教官一起,为欢迎蒋氏兄弟到来举行了盛大联欢晚会。“蒙古学生打了拳,藏民演了 一个小孩子不去看羊的戏剧,回民真奇怪,他们唱了一个满江红的歌,哈萨克跳了一个打老虎的舞”。①兴趣所至,大家还找了一堆柴,点燃了一堆篝火。蒋氏兄弟也被拉上了台子,即兴表演节目。经国先生还唱了几首苏联歌,一直闹到天亮,大家还不觉得累。训练班学员李源、秦生凤、王溶也参加了这个晚会,向蒋氏兄弟请教某些问题,大家又说又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蒋经国在《伟大的西北》一文中称在酒泉只请了一次客,而据李源、泰生凤、
  王溶三先生回忆,蒋氏兄弟还请过第二次客。在来酒泉后的第二天,边疆青年训练班60余人陪同蒋氏兄弟参观酒泉河西中学、国立师范学校等,与青年畅谈人生的理想。酒泉的青年都非常崇拜有地位、有头脑、有抱负的蒋公子。蒋氏兄弟亦颇具人情味,在河西中学参观时又掏了一次腰包请了第二次客。在河西中学的大餐厅中,蒋氏兄弟同大家一起吃人手一份的西餐大菜,仿照西洋方式给就餐者每人发一个盘子,主食是大米饭,有两个很普通的菜,非常简单。全体随行者人人有份。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农业水利、文化旅游、民俗拾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