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浴血河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229
颗粒名称: 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浴血河西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52-56
摘要: 血战临泽的红西路军队伍中,有一支妇女武装,能征善战,英姿飒爽,令敌人闻风丧胆,这就是红西路军中的妇女抗日先锋团(也称妇女独立团)。
关键词: 肃州 文史资料

内容

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浴血河西
  刘爱国
  血战临泽的红西路军队伍中,有一支妇女武装,能征善战,英姿飒爽,令敌人闻风丧胆,这就是红西路军中的妇女抗日先锋团(也称妇女独立团)。
  妇女团的指战员,留短发,打绑腿,身穿军服,头戴八角帽,每人一支枪、几颗手榴弹和一把大刀。她们同分散在西路军医院、供给部、兵工厂等单位的女战土一起(约1000人左右),渡黄河、越沙漠,历经艰难,随军征战,于1937年进驻临泽县境。刚一住下,妇女团的战土们就三三两两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政策,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当地许多青壮年踊跃参加了红军。她们还动员当地妇女剪短发、穿短袄、放小脚、进学校,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实现男女平等。妇女先锋团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和参谋长彭玉茹搞地方政权建设,参与了中华苏维埃临泽县政府的组建工作。
  妇女团的指战员一面做地方政权建设、群众工作、部队后勤服务,一面和男同志一道奋起参战。1937年1月20日,红五军在高台失利,马家军主力部队转向临泽城发起猛攻,守城红军在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的组织领导下,在总部四局科长秦基伟的指挥下投入战斗。全体女战士站在守城第一线。拼搏中,女战士有武器的用武器打,没有武器的就用石头、砖瓦狠狠地砸。几百名女战士既是战斗队,又是运输队、救护队,始终坚持在战斗前线。我军坚守临泽城,伤亡较大,情况极为险恶,女战士们都把齐耳的短发剪光,做好同敌人血战到底的准备。1月22日晚上,在兄弟部队掩护下,女战土们随其余部队全部撤出临泽城。一连连长、共产党员杨秀珍等许多女战士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我军在临泽突围后,撤到了倪家营子。根据战况需要,总部把分散到各军的妇女战士又集中起来,组成新的妇女团。
  在固守倪家营子的战斗中,妇女团的战士们白天上前线配合参战,抢救伤病员、送弹药、送粮食;晚上,冒着生命危险去涝坝背冰化水,站岗放哨,担任警戒。她们的年纪大都是十六、七岁,但战火锻炼了她们的意志。这支妇女武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经受过长征的严峻考验,因此,显得十分坚强(1936年10月,红西路军渡过黄河,全军1300多名女同志,又重新组建了妇女抗日先锋团。其编制为3个营,9个连,仍直属西路军总部。妇女团的主要领导是: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特派员曾广澜、参谋长彭玉茹、秘书李开芬、宣传干事赵应兰、组织干事张怀碧)。
  西路军从倪家营子突围,东返西洞堡,出敌不意痛歼尾追之敌,击溃马敌之手枪团,歼灭宪兵团,缴获甚众,造成了摆脱敌人主力、迅速东返的极有利形势。但因敌重兵堵防,故又重返倪家营子复陷敌人重兵围攻。红军在倪家营子反复与敌争夺,战斗异常激烈。
  在突围中有一红军女战士,怀抱机枪边退边打,掩护大部队撤退。还有4名女战士,在掩护部队撤退中,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1937年3月初,西路军从倪家营子转移到三道柳沟,与敌恶战11天。12日,又撤到梨园口,敌骑兵尾追而至,九军为掩护三十军撤退,抢占梨园口西山头,英勇抗击,与敌几经冲杀,伤亡甚重。配合九军作战的妇女团40多名战士大部分牺牲,有的被俘。九军政委陈海松、二十五师政委杨朝礼、九军政治部敌工部长黄恩彦、妇女团二营二连连长吴国秀等壮烈牺牲。这时西路军只幸存3000多名了。
  红军从梨园口抵达离康隆寺四十里的石窝一带,马家军的4个骑兵旅又追了上来。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骑步配合,分几路向红军阵地前沿扑来。红军一边打仗,一边构筑工事,利用每一座石壁、每一道石坎作掩护和依托,不分男女,背山依林,且战且退,拼死抵抗。这时妇女团奉命接替八十八师二六三团阵地,掩护总部进山。最后敌人冲上了妇女团的阵地,红军女战士们毫不畏惧,有的用枪托或大刀与敌人拼杀;有的用剪刀、匕首、石头与敌人搏斗。经过殊死的搏斗,大多数同志牺牲在匪徒们的马刀之下。妇女团有一个十四、五岁的联络员名叫陈桃远,她一手提着枪,一手拿着马刀,一连打死几个匪兵后,力竭刀卷被俘,敌人将她夹在马上,在押送途中,她机智地从背包里摸出剪刀将敌人刺于马下,便调转马头追赶部队,不幸被敌人机枪射中,壮烈牺牲。这次战斗中,妇女团团长王泉媛、特派员曾广澜、政委吴富莲和部分战士被俘;政治处主任华全双、秘书李开芬与部队失散后,被马禄骑兵搜捕入狱。
  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余部1000多人聚集在石窝山头。傍晚,总部召开师以上的干部会议。到会的同志泪眼相视。总部部署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陈昌浩、徐向前先离部队回陕北;将三十军的千把人编为左支队,由李先念、程世才和李天焕带领向西打游击;九军剩下的300多步兵和100多骑兵编为右支队,由王树声、朱良才带领到东大山打游击;后来从左支队中又分化出愿意向东去的总部特务团、妇女团部、各军医院、后勤战士组成另一支队,由原五军参谋长毕占云带领,随右支队行动。
  毕占云将所剩二、三百名女战士集中在一起,重新编制。由陶万荣任团长,赵明英任副团长,方振远(男)任总参谋,下设连队。这支队伍从石窝出发,在祁连山开展游击活动,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兵力,分散了敌人围追兄弟部队的力量。但终因生存环境恶劣,弹尽粮绝,敌众我寡而惨遭失败。西路军政治部敌军工作部长曾日三、地方工作部长吴永康及大部分同志牺牲,一部分被俘或失散。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张琴秋及新任妇女团团长陶万荣等分别被俘。
  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虽失散不复存在了,但她们在红西路军西征中一路血战的机智、勇敢和顽强至今在人民中间广为传颂,她们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栏目包括: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农业水利、文化旅游、民俗拾遗。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爱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