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生辰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212
颗粒名称:
五、生辰俗
分类号:
K291.442;K892
页数:
2
页码:
230-231
摘要:
主要介绍了关于生辰的习俗,包括:试晬、祝寿。
关键词:
酒泉
历史
风俗
内容
五、生辰俗1、试晬:小儿满周岁,谓之“迎头生日”,有举家庆贺的,也有设宴请客的,还有设“冲盘”的。设“冲盘”,是旧时的习俗。内盛象征“士、农、工、商”身份的物件,看小孩抓什么,来占卜他终生的爱好。如用一本书或一支笔(表文人)、一条鞭子(表务农),一把尺子(表工匠),一个算盘(表经商),小儿先抓什么,就认为该儿将来会成为什么身份的人。这种活动,称为“试晬”。“试晬”的结果,决定了家长对该儿的“重点培养”,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害无益。解放后,这种活动仅在农村流行。如今,肃州乡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试晬”基本绝迹。
2、祝寿:花甲老人才有资格享有。老人在60、70、80、90岁等整“十数”的生辰日,俗称“寿日”,儿子一般要为父母祝寿,俗称“做寿”,以示庆贺。寿日做寿,要摆香案、点寿蜡、献寿桃、吃寿面、饮寿酒。亲朋好友、党家户族都来庆贺,设寿宴款待必不可少。送寿礼,一般为寿面(挂面用红纸束扎)、寿桃、寿酒和钱。旧时,有亲友联合送寿幢或自己儿女献寿嶂的习俗。幢上端绣福、禄、寿“三星”像,下面用金粉书写上祝辞。作祝辞、写寿幢,都要请地方文人或行政官员担任。祝辞写上老寿星的官职、生平阅历、事迹品德等,全是赞誉之词。寿日明烛高照,香烟氤氲,叩头拜寿,笑誉满堂,气氛十分欢畅。旧时,百岁老人称为“人瑞”,做寿时,地方乡绅、县府官员也来拜寿,以示“尊老”。男性老人50岁能够做“寿材”,但不能“做寿”。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到70以上,“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早已过时,“做寿”的乡俗渐衰,而被政府为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高龄补贴、官员在春节前慰问百岁老人的新风所代替。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本书为肃州(今酒泉市)的一部地方史志。内容包括: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地方揽胜、史实考证、民族宗教、民俗撷粹、编读往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