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基地的超级保密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4858
颗粒名称:
基地的超级保密工作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204-207
摘要:
还处在萌芽阶段的火箭导弹事业,要求一切都保密:保密的工作,保密的地名,保密的各级领导人;至于工作人员的姓名,不但保密,而且是绝密。部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肃州
内容
基地的超级保密工作 弱小的、还处在萌芽阶段的火箭导弹事业,要求一切都保密:保密的工作,保密的地名,保密的各级领导人;至于工作人员的姓名,不但保密,而且是绝密。
部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 不得向任何人告诉关于部队的一切情况,包括住地、工作、任务、领导人姓名; 不得随意乱串办公室; 不得向无关人员,包括同事、战友、老乡、爱人谈论工作; 不得在工作场合以外的场合谈论工作;不得打听与己无关的工作;不得在私人信件中涉及工作; 不得向除去父母兄弟妻子儿女之外的非直系亲属和朋友写信; 写信不得封口,必须经过保卫部门的检查。
不但如此,信到了兰州,还要经过省公安厅专门部门的抽查。
对女兵还有一条苛刻的纪律:不得在基地外边找对象。
对男兵们也不宽容,爱人亲属不得到基地探亲,而是在两千多里外的兰州会面。70年代撤到清水,离基地仍然有300多公里。
通迅地址也做了保密的处理,变为兰州某某支局某某栋。
这些近乎苛刻得不近人情的纪律,对于五万平方公里的基地内数万人都有效,不管是看护铁路的、维护通讯线路的,还是炊事员…… 基地保卫部门的同志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稍有疏忽,绝不是处理几个人的问题,将给党的事业以及还在襁褓中的中国航天事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保卫干部没日没夜地检查每天由基地发出的数以千计的信件,一封一封仔细阅读。为发现隐患、堵塞漏洞,还时常进行保密大检查,查材料、查文件、处理一切违反保密纪律的人和事。尤其对那些因在事业上、恋爱上、家庭有困难、心胸狭窄有思想情绪的干部战士,要谈心,要化解矛盾。同时,还要防止他们因一念之差而可能给发射试验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灾难。
当时规定,凡调进基地的人员,必须审查三代,要正苗红。今天不惟成分了,但在选人时,自身的品德仍然是重要的。同时,对调进的人员,凡是敢于违犯保密纪律的人,都要毫不留情地给于严厉的处分。
在同一个基地里,恋人通信,竟不知对方在同一片沙漠里。生下一个孩子,一律送出基地,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朋;儿子长到十几岁,竟不能到父母的单位来,也不知父母干什么工作。结婚十几年,丈夫年年从基地奔向兰州,妻子从内地奔向兰州,在兰州鹊桥相会. 现在已离休的一位老保卫,不无遗憾地说,基地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通常为12:1。也就是说,每12个男兵中,必须有11个要在外边找对象。有些人找对象本来就相当困难,找到30多岁时,竟提出看似荒唐而实则充满自卑的“五不要”:长得好的不要、有文化的不要、有工作的不要、个子高的不要、不支持本人工作的不要。
在外边找上了,又受到政治条件的制约,保卫部要审查,不但要调查,而且要派人去外调。审查通过,方可正式确立恋爱关系,否则…… “火箭火箭,让多少有情人离散;导弹导弹,捣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正是当时基地流行的一句口头禅。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内容分为世纪回眸、人物春秋、往事钩沉、区域访古、文化撷粹、地方民俗六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