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风味特色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503
颗粒名称: 会馆风味特色多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221-222
摘要: “五省会馆”端门内是戏台,北座有大庙,中院宽敞,坐落在“发放什字”北的东口(今卫生街, 酒泉市秦剧团址),可称市中心闹区,民众的乐园。 “五省会馆”内摆摊卖艺,乡土风味小吃,似有北平“大栅栏”之称,真可谓“香飘十里知风趣, 讨得几何辛苦钱”。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会馆

内容

会馆风味特色多 “五省会馆”端门内是戏台,北座有大庙,中院宽敞,坐落在“发放什字”北的东口(今卫生街, 酒泉市秦剧团址),可称市中心闹区,民众的乐园。
  走进会馆,乡土风味小吃甚多,香气喷鼻,叫卖声使人食欲顿增。有李氏黄面,亮净清香;马氏羊羔焖肉大米饭,使人口角流油;回民削片腊羊肉,细嚼知味;单胖子锅贴,色黄脆香;陕西李记活络面,香辣可口;李麻子油糕,酥软脆甜;方家羊肉水煎包子,热气飘香;老刘师之羊杂碎,汤清味美;李老汉拉条面,细长匀称;吕氏凉粉,调味极佳;王姓浆水面,一碗下肚,清热解暑。还有“火烧”、烤洋芋、芽面包子、麻腐包子、烤干饼,一应俱全,色味各异。
  还有豫西老翁脚踏手拉自唱坠子,山东大汉王鱼鼓的简板快书,河北人的“拉洋片”,艺人张兴三说 “三国”,孙某当场书卖字条“凤飞家”三字,艺展风彩,笔飞墨舞。
  “五省会馆”内摆摊卖艺,乡土风味小吃,似有北平“大栅栏”之称,真可谓“香飘十里知风趣, 讨得几何辛苦钱”。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文史資料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文笔或典雅隽永,或平易拙朴,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区人文景观、历史事件、逸闻趣事等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历史人文画廊。入书的部分稿件,或被国家有关专业学会列为专题研究,或被有关报刊转载,很多史料成为城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区情教育的乡土教材,还有部分史料为地方志编纂、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以及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辑包括:政治军事、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文教卫生、民俗辑粹。

阅读

相关机构

酒泉市秦剧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河北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