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图书 |
唯一号: | 292220020220003406 |
颗粒名称: | 入川堵击长征红军 |
分类号: | K294.23 |
页数: | 6 |
页码: | 28-33 |
摘要: | 记述1935年4月正当红军长征向川北集结之际,蒋介石调驻甘肃天水一带的中央军胡宗南第一师所属 四个旅12个团入川进行堵截。当时该师第二旅旅长 李文入川,进军序列是六团在前,杨德亮五团在中 间,四团在后。杨部于4月初自天水出发,先到康 县,约住半月于5月底向武都挺进。在甘川边界的 碧口短暂停留,补充了食品给养做好入川准备。 过了碧口,进入川境,全是高山峻岭,没有车 马大道,半山腰间,仅有曲折的一条栈道,只通行 人,车马无法通过。杨令全团骡马留守在碧口镇, 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弹药全用人抬和肩扛进入川北 平武县附近,与红四方面军接触。杨组织突击队亲 自到前沿指挥,经过数次猛攻,守军主动撤退,杨 部占领了平武城北高地。遂以优势火力,集中向平 武县城轰击。红军撤出平武县城,渡过涪江,隔江 据守。杨部进入平武城后,城内百姓多已逃避,在 一所中学获得红军征集的大米两万多斤,补充了给 养。但见城墙街道到处写着“停止内战、团结抗 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反对 投降,拥护抗日”,“打倒蒋介石,活捉胡宗南” 等大字标语。杨令部队一面据守江北阵地,一面准 备渡江。两军以江为界,相持竟达半月。 自这次进攻平夷堡战斗后,杨德亮开始接受教 训,认为红军用兵神出鬼没,他们虽然步步推进取得 了胜利,但付出了不少血的代价,从此格外谨慎。 |
关键词: | 文史资料 酒泉 杨德亮 |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文史資料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文笔或典雅隽永,或平易拙朴,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区人文景观、历史事件、逸闻趣事等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历史人文画廊。入书的部分稿件,或被国家有关专业学会列为专题研究,或被有关报刊转载,很多史料成为城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区情教育的乡土教材,还有部分史料为地方志编纂、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以及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辑包括:政治军事、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文教卫生、民俗辑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