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49年10月至1957年阶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225
颗粒名称:
1949年10月至1957年阶段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1949年10月至1957年阶段酒泉教育发展情况。
关键词:
酒泉
文史资料
内容
1949年10月初,酒泉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原有学校,并进行初步改造。遵照中央“先恢复和维持现状,再逐步改造,稳步前进”的方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先在城区成立了 “联合补习小学”及“联合中学“,分别组织动员小学生在原酒师上课,中学生在原肃师上课。1950年5月把‘酒泉师范”、“肃州师范” “河西中学”三校合并为‘酒泉中学”,设有高中、初中及师范班共8个,学生300多人。
1950年至1952年,结合“抗美援朝"、“镇反”、“减租"、“土改”、“三、五反”运动,在广大中小学师生中进行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根据教育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及甘肃省教育厅的整顿方案,分别对酒泉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思想改造,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的疏导办法,团结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完成了对旧教育的改造。
1951年贯彻执行了全国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确定的“使青年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2年开始整顿了中等教育,发展了小学教育,开展了职工教育及农民扫盲教育,推行了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收到良好效果。不仅使部分在职干部脱盲,且推动了全县厂矿企业和农村办学的热潮。到1957年6月,全县共有公、民办小学160所(比1949年增52所),学生26582人(比1949年增9939人);中学2所(酒泉中学、酒泉县立初级中学)及农村小学附设初中班,共有学生1784人(比1949年约增1000人)。1953年9月恢复了酒泉师范以来,到1957年共有12个班(包括初师及中师),学生422人。中学、师范合计学生2206人(比1949年增加1416人),为解放初期的1.7倍。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史地述实、文化教育、邮电·金融、农业、民俗辑粹等七个栏目,共收入资料二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祁建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联合中学
相关机构
河西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中学
相关机构
广大中小学
相关机构
甘肃省教育厅
相关机构
初级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