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黑、赵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410
颗粒名称: 赵黑、赵才
分类号: K250.642
页数: 2
页码: 47-48
摘要: 赵黑与赵才的传略。
关键词: 酒泉 文化史

内容

赵黑、赵才张辉赵 黑赵黑名赵海,公元五世纪初,生于酒泉。不久,北魏进据河西,赵海落入宫中成为阉人,因而改名赵黑。由于他出入承奉,恭谨小心,受到太武帝拓跋焘器重,由侍御、监藏等职提升为安远将军,进爵关内侯。后来转任选部尚书,为官谨历称职,于是晋升为河内公。
  献文帝拓跋弘将传位给京兆王子推,征求群臣意见,百官唯唯诺诺,没人敢首先发言,献文帝追问赵黑,赵黑坚定地的回答说:“臣誓死拥护皇太子,再不知别的什么人!”献文帝沉默良久,遂传位于孝文帝元宏。
  赵黑受到两宫优厚待遇,尚书李欣也受宠于献文帝,因此,两人共同掌管选部。赵黑对李欣违犯制度,私报人选的做法很不满意,于是在朝廷上争辨起来说:“按照功劳大小晋升官职,按爵位高低发给俸禄,这为推行国政的基本原则,不能任意破坏!”于是,两人就产生了深刻矛盾。李欣竟诬陷赵黑担任监藏时有所损折,遂降为门士生。过了一年,赵黑重被起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任选部。接着,赵黑揭发李欣的罪行,并依法杀了他。
  赵黑因勤于职守,累官至假节、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剌史、进爵为王。他克己奉公,清廉节俭,有人私下向他行贿,他说:“高官厚禄足够我受用,卖公营私的事我可不愿去干!"孝文帝丈明太后在中山听到这事,重赏了赵黑,并调迁为冀州剌史。
  太和六年( 482 )秋天,赵黑卒于宫。棺柩运到京都,追赠“司空公”,谥号“康”。赵才赵才,字孝才,隋代酒泉县人。他的父亲赵寿,是北周顺政太守。赵才年少时,英勇好武,娴熟弓马,曾做过北周的舆正上士。隋炀帝即位后,由于赵才是隋文帝的亲信旧臣,又能勤于职守,所以逐渐受到重用。大业初年,他从征吐谷浑,担任行军总管,率领卫尉卿刘权,兵部侍郎明雅等出兵河道,与部相遇,大获全胜。后来又参加辽东之役,再次出兵渴石,因军功卓著,累官至右侯卫大将军。
  当时,隋炀帝每次出外巡游,赵才常常担任斥侯,沿途如遇到公卿的家眷有违法犯禁的,赵才动辄就出言大骂,无所回避。人们虽然怕他,但他操守正派,拿他没办法。
  大业十年(613),隋炀帝前往汾阳宫,派赵才留守东都。大业十三年(617),隋炀帝在洛阳,将前往江都。赵才见天下动乱,担心会危及隋朝的统治。他自以为深受皇恩,不能袖手旁观隋朝的灭亡。于是,极力进谏,建议隋炀帝返回京师,以安定天下民心。隋炀帝大怒,竟令人查办了赵才。过了十多天,隋炀帝的气消了些,才把赵才释放了出来。
  隋炀帝到江都后,对待赵才更加亲昵。当时,江都己无粮食,军心涣散。内史侍郎虞世基、秘书监袁允等劝说隋炀帝到丹阳去,隋炀帝就让群臣商讨。赵才极力主张返京;虞世基坚持要渡江;隋炀帝则默不啃声,赵才与虞世基便相忿而出。
  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当时,赵才正在苑北。宇文化及派遣骁军席德方假传“圣旨”,逮捕了赵才。宇文化及对赵才说:“今日之事,只得如此,请你不要介意! 〃赵才默然不理,宇文化及很生气,要杀赵才,过了三天,才被释放。赵才走到聊城,生了病,心中更加忧愤,没过几天就死了,享年七十三岁。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1988年正式编辑出版《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题写书名,止2001年共编辑出版12辑。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辉
责任者
赵黑
相关人物
拓跋焘
相关人物
拓跋弘
相关人物
李欣
相关人物
赵才
相关人物
袁允
相关人物
宇文化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