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疾病预防控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2227
颗粒名称: 第九节 疾病预防控制
分类号: R199.2
页数: 2
页码: 479-480
摘要: 1977年前,酒泉市通过有计划地注射卡介苗、三联制剂、麻疹疫苗,口服脊灰糖丸,预防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麻疹6种传染病,注射伤寒三联菌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霍乱菌苗等,预防伤寒、流脑、流感、霍乱等疾病。1978年后,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规范。1983年,农村乡镇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乡长、卫生院长、防疫专干组成防保组,分管辖区计划免疫工作。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疾病预防控制

内容

第九节疾病预防控制
  1977年前,酒泉市通过有计划地注射卡介苗、三联制剂、麻疹疫苗,口服脊灰糖丸,预防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麻疹6种传染病,注射伤寒三联菌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霍乱菌苗等,预防伤寒、流脑、流感、霍乱等疾病。1978年后,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规范。1983年,农村乡镇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乡长、卫生院长、防疫专干组成防保组,分管辖区计划免疫工作。城市由地、市8个医疗卫生单位划片管理计划免疫。农村建立应免儿童预防接种卡,发放预防接种证,记录接种内容。城市儿童一卡一证。1985年,有7岁以下儿童2.63万人,建卡率93.89%。1989年,实行出生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合同制,划片医疗单位负责入保儿童基础免疫。城区开设8个接种门诊,每周接种1—2次。农村164个村设预防接种点156个。1990年,流动接种改为定点接种。1992年,有学龄前儿童3.17万人,乙肝疫苗接种率55.23%, 0—4岁儿童服小儿麻痹糖丸率98%以上。1996年,开始对学龄前儿童注射甲肝、腮腺炎疫苗,在预防接种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配备培训、网络通讯器材5台件,中国政府与国际免疫联盟理事会全球儿童合作项目启动。2000年接种率95%以上。2001年,酒泉市被定为中日合作计划免疫项目试点县,日本政府投资“尼桑”皮卡车1辆及毁形机械,回收、消毒、毁形全市预防用注射器。2002年使用率达100%。
  1984年,在1041人中做锡克氏试验,阴性率77.10%, 1991 年试验664人,阴性率87.80% 。1985年在1064名儿童中做结素试验,阳性率53.83%, 1990年在418名1岁儿童中试验,阳性率73.51%。1988年送59份儿童血清到省防疫站做麻疹血凝抗体测定,保护率93.13%。1988年测定59份血样白喉凝集效价,阳性率93.22%。1990年送26份儿童血清到地区防疫站测定,保护率96.15%。1990年测定38份,阳性率76.32%。证明计划免疫是成功的。1990—2002年,麻疹发病143例,百日咳发病4年,报告11例,流行周期消失,此病已被控制。41年无白喉报告病例。13年无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报告病例,报告甲型肝炎1174例,乙肝6989例,丙型肝炎38例,戊型肝炎2例,流行性脑膜炎1例。1980年,酒泉市被确定为全省艾滋病监测重点县,1998、2000年分别在看守所、戒毒所的吸毒、性犯罪高危人群中做艾滋病抗体测定,均未查出病毒携带者及现症病人。1990年,首次发现淋病3例,到1999年共报告327例,其中淋病121例,梅毒11例,其余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2000年,报告6种性病777例,发病率2.34%。。
  其它传染病主要有肺结核、细菌性痢疾。1988—1990年,农村19个乡镇登记肺结核病人591例。1992—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V)启动,至2002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06万人,确诊管治三型病人1361人。1996年,在西峰、银达、总寨的4599人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出活动性肺结核46人。同时将就诊的各医疗单位肺结核病人转到防疫站统一诊疗管理。1991年以前,痢疾占传染病总发病数60%以上。随着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加快,农村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1992年起,传染病发病呈持续下降,1993年报告270例,2002年报告223例,至此再未形成流行高峰,无中毒性病人及死亡病例报告。
  酒泉市的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鼠疫、布病、地方性氟中毒等。碘缺乏病是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预防此病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碘盐食用率。1980—1999年,7—14岁儿童每年服碘油胶丸人数在2.5—3万人,每年孕妇服碘油胶丸2500—4000人,新婚女性注射碘油3000—4000人(次)。1990—1996年,每年向沿山饮用窖水区居民投放碘砖1.5—2万块。1999年,在8—10岁学生中做尿碘测定,碘含量逐年上升。1991年,在农村调查2873人,甲状腺肿大率占总人口的9.58%,碘缺乏病患病率占总人口的4.0%。2000年调查8—12岁学生419人,甲状腺肿大率7.88%,患病率0.48%。1995年后,已看不到嗦袋子。2000年,抽样调查甲状腺肿大及患病状况,综合考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标准,实现了阶段性防治的目标。1973年,清水榆林坝村农民岳天成在肃南克斯湾剥食旱獭感染腺鼠疫,救治痊愈。1974年开始,先后在屯升黄草坝、清水榆林坝、丰乐涌泉坝、小坝口、金佛寺丰乐口、观山口、红山乡红山口、东洞瓷窖口建立8个鼠防检疫卡,宣传鼠疫防治知识,执行不接触、不捕捉、不剥食旱獭的规定。1989—1999年,有5.85万人(次)进山者接种预防鼠疫菌苗,检疫下山车辆1.8万辆,检疫出山人员10.1万人次,没收猎獭工具754付,报告处理可疑疫情19起,报告死獭7起25只。1999年,防疫站处死上坝东湾1农户饲养的旱獭。1992年,调查12乡19村2234人,经血清学检验确诊布病患者20人,加原有的病人,对100余人采用中药参桂再造丸、独活寄生丸及布氏丸治疗,疗效显著。1994年后,很少发现新病人,布病疫情控制。1996年,检验病区水样14份,2001年检验81份,水氟含量均未超标。1997年,建立氟病区改水档案,检查机井、窖水及其供水管网,清除水源周围污染源,完成氟病区改水项目,国债投资321.2万元,地方内配资金154万元,在9乡镇22村打深机井建水塔22眼座,受益人口 1.59万人。1991年诊断58例氟骨症病人,1995年复查时只有29人,且全部好转。1994年后再无氟病发生。青少年氟斑牙发病率由1990年的30.90%降至2001 年的 11.36%。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岳天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