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明代安西战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29192002022000154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明代安西战事
分类号: E289
页数: 2
页码: 162-163
摘要: 冯胜平定瓜州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征西将军冯胜率兵15万远征朔漠。冯胜大军攻占亦集乃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后。部将傅友德率骁骑5000先趋西凉(今武威)。随后又平定了瓜、沙二州,获金银及马、驼、牛、羊2万。至此,明军定河西。
关键词: 地方军事 明代 安西战事

内容

冯胜平定瓜州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征西将军冯胜率兵15万远征朔漠。冯胜大军攻占亦集乃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后。部将傅友德率骁骑5000先趋西凉(今武威)。随后又平定了瓜、沙二州,获金银及马、驼、牛、羊2万。至此,明军定河西。
  二、关西诸卫战事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原元王朝吐蕃宣慰司所属将朵儿只巴叛明,率部众从青海西行,占领罕东(今安西县及敦煌南部)、阿端诸卫。河州指挥使宁正(即韦正)出击,朵儿只巴退走沙漠。洪武十二年(1379年),北元宗王脱古思帖木儿命亦怜真南下,重新占领赤金(今玉门市赤金镇)、布隆吉尔(今安西县东)、哈密力(今新疆哈密)等地。明太祖朱元璋任沐英为征西将军,总领陕西各卫明军,西出平定元军。
  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蒙古瓦刺南侵,数次掳掠关外诸卫。正统十二年(1447年),瓦刺进犯瓜、沙地区,沙州、罕东(今安西县及敦煌南部)2卫蒙古部落遭受浩劫。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年),罕东左卫(今安西、敦煌)遭瓦刺袭击,部众流离,部落残破。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罕东卫受蒙古亦不刺部袭击,部落残破,“其众益衰”。
  宪宗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吐鲁番人久据哈密。哈密都督罕慎又为吐鲁番阿力所袭,东移河西西部,退居苦峪滩(今安西县东南)。不久,罕慎又受到吐鲁番攻击,实力大衰,遂上奏朝廷请求保护。10月,朝廷令王玺重筑苦峪城(今安西县东南),并移哈密卫于该地。命哈商主事,给土地和牛具籽种。成化十八年(1482年),哈密卫都督罕慎集罕东、赤斤二卫兵1300余人,合哈密卫兵共万人,夜袭哈密城,吐鲁番人守将牙兰遁走,罕慎连破八城,由苦峪还居故土。孝宗弘治初,吐鲁番首领阿黑麻诱杀罕慎,陕巴继为忠顺王,其部又受吐鲁番袭击,陕巴被俘,部众穷困难守,尽焚房舍,东来河西,修复苦峪城以居之。朝廷命甘肃巡抚“赐”以田亩、耕牛、谷种,尽居苦裕一带,耕种放牧,以图复兴。
  武宗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到十年(1515年),吐鲁番首领满速儿率重兵连续东犯关西、沙州、赤金、苦裕诸城堡皆为其所破,群众被杀掠甚惨。正德十二年(1517年),朝廷命兵部尚书彭泽(兰州人)经略甘肃,偕中丞张永等率兵西征,至瓜州,击败吐鲁番兵,斩杀79人,余敌西遁。

知识出处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县军事志》

安西,地处甘肃西北,东屏玉门,西邻敦煌,南望祁连,北依大漠,地扼甘新,物产丰阜。早在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西汉时就设有行政建置。南北有祁连山、马鬃山群山环绕,滔滔的疏勒河中流西去,潺潺的榆林河向北蜿蜒,众多绿洲东西分布,山蕴金银铜铁,地产粮棉瓜果,自古即为中央政府控扼甘新之锁钥,经略西域之基地,丝绸之路之重镇,故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伴随着人类的涉足繁衍,军事活动贯穿古今,干戈频仍,烽火不息,少数民族豪强争草逐水,相互攻杀争斗;历代中央王朝拓土开边,大举征战,各族人民保家卫国,浴血疆场,乃至红军西路军悲歌西进,马家军横行暴虐,军事活动几成历史发展的主线,直至1949年和平解放,这里的人民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