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拔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732
专题名称: 万人拔河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58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甘南临潭县有万人拔河赛,拔河赛初叫牵钩,后群众称为扯绳,近代才叫拔河。属一种民俗活动,在每年正月初五、六举行。光绪版《洮州厅志》“风俗”中记道:“旧城民有拔河之战。用长绳1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朋牵扯之。”似为唐玄宗时边防军士拔河比赛之遗风。据民间传说,胜方地区全年将会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李隆基在《观拔河俗战并序》中写到:“俗传此戏,必致年丰,故命北军,以求岁稔”。故而洮州民间形成习俗,年年岁岁如是,不唯历史久远,而且规模宏大,人数众多。1949年前,正月的万人拔河由县上青苗会负责组织,所有的县城居民都要交纳钱物,富有的必须出钱,贫穷的交麻或绳子,用以制作拔河绳,所制之绳绳头粗达20厘米,俗称龙抬头,往后逐渐减细并分成两股,称双飞燕。绳长100多米,上联多条小绳。参加者有各个民族的男女老幼,有县城的,有近乡的,更有来自距县城60〜70华里的远乡民众。比赛时,以西门为分界,城东的居民叫下街队,城西居民叫上街队,每次比赛少则7000-8000人,多则万余人,观众达40000余人。比赛时上下齐扯,鼓噪声可撼山岳,比赛要连续进行3个晚上,以9场比赛决定胜负。数百年来,凡是举行万人拔河赛,县城里的青壮年,几乎人人参加。近乡农牧民青年更是个个磨拳擦掌,翘首以待。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