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郎公路夏临路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372
专题名称: 兰郎公路夏临路段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706.pdf
专题类型: 交通

专题描述

兰郎公路夏临路段,北起临夏,西南经双城、土门关、王格尔塘至夏河县城,公路沿大夏河两岸延伸,穿越高山峡谷,全长103公里。1938年由甘肃省建设厅临夏公路测设队测量设计,拟定1940年3月开工,后因工程艰巨未能修建。1943年1月,再次测量,于4月测毕,路段全长10807公里。工程队成立了4个总段16个分段,于6月开工。同年12月,民国政府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电令赶修,限一年修通。因该路工程艰巨,一年无法完成,遂即停工中断投资。1944年1月又由民国政府临洮工务所组织测量队正式测量,并征集民工修筑了部分土方路基,石方地段搁置未修,缺桥缺涵,不能通车。直到共和国成立后,才由甘肃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修建夏临公路的决议。 1951年4月,省交通厅拨款1500元,由夏河县征集民工于10月1日完成了沿线达麦、三塘、安隆、达藏、洒索玛、格河、桥沟、老洞、头道河、清水街及清水夹道11座木桥的修建和改造任务。11月14日至18日对沿线土路及石崖地段进行了路基拓修。1952年7月,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拨款正式修建夏临公路。8月18日,夏临公路全线开工。9月13日夏临工程委员会正式成立,从兰州、临夏、夏河招募工人100余名,负责石方工程施工。临夏县负责临夏至桥沟段工程,余为夏河县修建。土方路基宽7.5米,石方地段除有条件的地段要求宽4.5米外,其余一律暂开4米单车道。经过70多天的紧张施工,于11月10日初步完工。11月15日在临夏市举行了庆祝夏临公路通车典礼。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城
相关地名
土门关
相关地名
王格尔塘
相关地名
夏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