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茶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4020230000164
专题名称: 松潘茶
其他名称: 大茶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363.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茶(松潘茶,俗称大茶),是一种热性能化解油腻的饮料,故藏族群众对此情有独钟,在生活中不可缺少,茶叶也就成了不可多得的必需品。自唐代开设“茶马互市”以来,这种物品有了正常的来源渠道,虽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需求,但已非“天物”而得之非份。到明永乐时,茶马易市从官办而“开禁”,商贾可以自由贩茶买马,甘南藏区贸易为之活跃一时,加速了内地与藏区的物资交流。这种交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兴衰,牧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拥有量也就随之变化。清代至民国,战乱频起,加之辄逢灾荒,民不聊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洸州大旱,颗粒不收,饿殍遍野,饥民相食”。光绪三十年(1904)“洸州连下暴雨,洸水横溢,饥僅复生”。“河淳事变”祸临河洸地方,波及甘南全境,群众“惊散奔逃,城市一空”。1929年,河南白朗起义军入甘南境.,因临潭群众不明真相,旧城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咸持藉与之战”,致使“义军怒甚,临城后,四出杀掠,城中所有房屋,大半已付一炬“。1929年,马仲英、马东喜顺事件,又殃及无辜百姓。地方不靖,灾祸连年,社会动荡,生产力受到破坏,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