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第五世嘉木样因染痘圆寂于拉卜楞寺菩提法苑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2020230005335
事件名称: 1947年4月第五世嘉木样因染痘圆寂于拉卜楞寺菩提法苑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124.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1947年4月14日
结束时间: 1947年4月14日

事件描述

民国36年(1947年)4月14日下午2时,第五世嘉木样因染痘圆寂于拉卜楞寺菩提法苑。消息传出后,“僧俗惶惶,无不悲痛”。拉卜楞寺及各属寺佛殿的金顶之端,均以布覆盖,以示哀悼。全区僧俗一律服丧,并禁屠49天。4月16日,遗体按宗教仪式火化。6月1日,甘、宁、青三省政府主席及其他方面的代表和全寺僧众进行公祭。6月16日,国民政府对嘉木样五世颁令褒扬,并加赠名号。8月初,西藏地方政府电派驻京代表土丹桑布及绛巴阿旺前来,按藏礼膜拜致祭,发放布施。9月22日,国民政府派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喜饶嘉措大师到拉卜楞,代表国民政府致祭并发放布施。蒋介石题颁“慧日常昭”匾额。10月16日,举行灵塔奠基典礼。次月中旬,灵塔建成,总计用去纹银14000余两,赤金250余两,珊瑚琥珀蜡珀等100余件。嘉木样五世圆寂后,拉卜楞寺公推大襄佐阿莽仓活佛为摄政,处理过渡时期的教区事务。后经黄正清提议,选出议仓十七委员,并组织拉卜楞寺及其一百零八寺僧俗代表大会。经常事件,由十七委员会议提请阿莽仓决定;重大事件,则由僧俗代表大会共同决定。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