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县手工业联合社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唯一号: 290931020230000656
机构名称: 迭部县手工业联合社
机构简称: 手联社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374.pdf
起始时间: 1964年7月

机构描述

1964年7月,在新建县政府驻地西(今七九二汽修厂),把原有零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兼并联营,成立了第一个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迭部县手工业联合社,简称手联社。初有职工21人,始设架子车拉运、木工、大刀锯、钟表修理、镶牙、钉鞋、铁工等业。1966年增办缝纫部。1969年又增开镇铁、弹花、压面组。1969年,因受“文革”极左干扰,部分联社职工被强行下放到农村去当“新社员”。1975年后陆续落实政策,仍被收回到手联社从操旧业。1972年因旧社址被占,搬迁到今址。1976年增设自行车修理,新建门市部9间,添置解放牌汽车一辆。1985年挖山取土,拓宽场院,开办汽车修理业。职工最多达到47人。1986年,缝纫组自愿解散,变为个体缝纫部。联社职工数减少。1988年增开骨粉厂。 至1990年,手联社累计投资10万元;现有主要设备:台虎钳2台,台式砂轮机、电砂轮机各1台,交流电焊机1台,交流孤焊机3台,台钻1架,普通车床1台,圆盘锯1架,电动机1台,三线锁边机2台,缝纫机15台,鼓风机1台,锻锤1个;占地面积7.38亩,建筑面积1267.3平方米;共有职工29人;年产值27万元,净产值1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8万元,完成利润2万元。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