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1020230000610
机构名称: 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0838.pdf

机构描述

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30年代初,拉卜楞寺主五世嘉木样和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鉴于拉卜楞地区宗教复杂、文化落后,一切政务难于推行。为适应发展,兴学育才,于1943年秋赴重庆为抗日献飞机时,向国民党中央建议在拉卜楞寺建立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对青年喇嘛实行现代教育,实行宗教革新,推进边疆大业,即得允许。1944年秋,由教育部聘请五世嘉木样、黄正清、绳景信(国民党直属拉卜楞地区党部书记)、黄景文(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校长)、郭中央5人为筹备委员。黄景文、郭中央未到职,由黄正清、绳景信着手筹办。1945年2月,黄、郭到职,由郭中央负责继续筹办。3月,五世嘉木样大师下令“议仓”由各扎仓选派优秀青年喇嘛一百名来校报到,4月1日,“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正式开学。教育部聘请五世嘉木样担任校长,校方聘请当地通晓藏文、汉语文人士担任教员。学校设教导、总务二处,教导主任由教育部选派,总务主任由校长选聘。教导处下设教务、训育、体育、卫生等组;总务处下设文书、出纳、庶务等组。另外还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补充教材编辑委员会,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分别负责学校的经济稽核、教材编辑及课外活动等工作。1945年有学生100名,分甲乙两班上课。课程分为普通科目和职业科目两类,普通科目有公民、国文、藏文、常识、算术、音乐、体育、图画、习字等9门;职业科目为编物学、纺织学、整理漂染学、物理、化学及工厂实习等6门。 学校创建初期,实行半日制教学,教育部以为“半日制不便于公费,倘能按普通职校章程办理,公费待遇则无问题”,故从1945年秋季,按普通职校编制全日授课7小时。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