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火柴厂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1020230000120
机构名称: 甘南火柴厂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0686.pdf
地址: 甘南藏族自治州
起始时间: 1971年2月

机构描述

甘南火柴厂于1971年2月建成,总占地面积22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1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47.93万元。火柴年产量设计能力6万件,实际生产2万件。火柴厂初建时,职工自筹资金,自己动手,修建厂房,于1972年5月1日正式生产出“燎原牌”甘南火柴。1975年,火柴厂得到州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对企业进行整顿,制定规章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当年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完成产值16.51万元,上交税金2.29万元,上交管理费及统筹基金等3271元,偿还1973年拖欠的各种债务1.65万元,公共积累9480元,利润1.87万元。自此,产量产值逐年上升。1979年9月、10月先后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省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1982年,利用机械制造火柴。1987年对原有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按照国家对火柴质量的标准要求,由粗梗改为现GB393一88标准火柴,产品质量属全省火柴行业第3位。产品销往四川、青海、湖南、浙江及省内临夏、临洮、武威。1976年至1979年,完成火柴产量6.557万件,1980一1990年完成8.237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370.67万元,实现利润7.32万元,上交税金6.81万元。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