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式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1239
人物姓名: 于式玉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1103.pdf
性别:
出生年: 1904
卒年: 1969
籍贯: 山东临淄县

传略

于式玉(1904〜1969)山东临淄县人,李安宅之妻。夫妇均为知名的社会学家、藏学家。抗日战争期间,他们夫妇二人生活在拉卜楞,进行民族宗教的社会调查,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抗战之始,李安宅夫妇均在燕京大学任教。北平沦陷后,李安宅以国民党教育部边疆视察员身份,于1938年冬月同于式玉先后到达拉卜楞。李安宅在藏族友人和众多喇嘛学者的帮助下,组建“新生活俱乐部研究组”,从事人类社会学调查,重点研究藏族宗教。李氏先后撰有《拉卜楞宗教之实地考察》、《拉卜楞的藏民文化促进会》、《拉卜楞寺大经堂——闻思堂的学制》、《拉卜楞寺所馆暨各级职员类别》、《拉卜楞寺护法神》、《拉卜楞寺概况》、《黄河南亲王与拉卜楞》、《川、甘数县边民分布概况》、《拉卜楞寺公开大会》、《西藏系佛教僧教育制度》、《拉卜楞年节》、《关于藏王(赞普)世系年代辨证》等大量藏学论著。于式玉则在黄正清夫妇帮助下,募捐创办拉卜楞女子小学(1940年创办),做藏族妇孺的社会教育工作,同时致力于藏文藏语的学习和藏学研究工作,撰有《到黄河曲迎接嘉木样活佛日记》、《桑科呼滩欢迎辅国禅化嘉木样呼图克图由藏返拉记》、《拉卜楞藏民妇女之梳发》、《拉卜楞藏族区民间文学举例——民歌》、《藏民妇女之一生》、《拉卜楞寺祈祷大会之布施》、《拉卜楞红教喇嘛现状与其起源及其各种象征》等论文。 李安宅夫妇尊重藏俗,热爱藏民族,在拉卜楞期间,李安宅取藏名索南木多尔吉,于式玉取名央金拉毛。夫妇俩性格豁达好客,与藏族往来甚密,建立了深厚感情。1941年李安宅离开拉卜楞,赴成都华西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次年,于式玉亦赴华西任教,后夫妇俩赴西藏,从事藏族教育和藏学研究终身。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