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智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1224
人物姓名: 桑智布
人物异名: 又名:加柔木周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1094.pdf
性别:
出生年: 1906
卒年: 1988
籍贯: 夏河县九甲乡曼克尔村

传略

桑智布(1906〜1988)又名加柔木周,夏河县九甲乡曼克尔村人。出身贫寒,5岁时被拉卜楞寺僧人加柔领养,送入曼巴扎仓习经学医终身。 桑智布自幼温顺寡言,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11岁时便能背诵曼巴扎仓所规定的医经,僧众莫不惊奇。20岁已为曼巴扎仓僧众的佼佼者,开始独立行医,因学识渊博,医术高明,加之为人诚实和蔼,不久便闻名遐迩,甘、青、川藏区乃至内蒙等地的求医者络绎不绝。1940年出任嘉木样五世的“佛医”,后又继任嘉木样六世“佛医”,先后达13年。 桑智布曼巴对牧区常见病、多发病有较深的研究,对天花、梅毒、肠胃、心脏病的诊治和用针刺放血法治疗狂犬病效果尤其显著。在治疗方法上,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艾灸辅之,同时特别讲究病人的饮食起居,要求忌物甚严。 桑智布性好幽静,深居简出,然医德高尚,为人和蔼可亲,他在诊治病人时,不论患者富贵贫贱,都一视同仁,一丝不苟地认真切脉,斟酌用药,深得患者及家属信赖。 文化革命中桑智布回到家乡,先后担任过生产队和大队的赤脚医生。在艰难的岁月里,他翻山越岭采草药,自制上百种藏中成药,为家乡人民防病治病做出了特殊贡献。 1980年,全国第一所藏医药科研机构——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成立,他被选拔为研究人员。一生中,培养出了众多著名藏医师,分布于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夏河县藏医院藏医主任医师旦巴嘉措、藏医主治师慈治木、州藏医药研究所的金巴等,均为其高徒。 1988年桑智布因病去世,享年82岁。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