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登群培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1219
人物姓名: 更登群培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1091.pdf
性别:
出生年: 1903
卒年: 1951
籍贯: 青海同仁县

传略

更登群培(1903〜1951)是一位学贯藏英,见闻博广的藏族宗教学者。青海同仁县人。13岁入日贡寺出家为僧,学习因明和其他佛教经典,他学习成绩优异,几乎是一读即悟,过目不忘。两年后,转入拉卜楞寺继续学习。 当时的更登群培才华出众,为人真挚,且能言善辩,他在拉卜楞寺辩场中,曾舌战群僧,击败所有向他发问的人,深受拉卜楞僧俗众人的敬慕。他平时善于思考问题,并经常制造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东西。比如:他曾用木板制作了一只小船,用油灯火作动力,在大夏河上试行成功;用纸板作了一架较大的飞机模型,飞往天空;等等,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社会里能制造此类的东西,在整个藏区开了先河。由于他思想进步,才能出众,遭到拉卜楞寺内守旧派的排挤和打击,更登群培不得不离开拉卜楞寺。 1927年,更登群培从拉卜楞出发,前往西藏拉萨,入哲蚌寺习经。在学习过程中,他以敏锐的思想、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论述,获得三大寺僧众的认可。从1933年至1945年,更登群培游历了不丹、锡金、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系统学习了梵文、巴利文、英文,交结各国朋友,收集大量与佛教经典有关的外文资料。在西藏地方政府赤香仁波且的邀请下,携带大量的作品、译著、文献资料,返回拉萨。在国外的居留,使本来才识广渊的更登群培大开眼界,耳闻目睹了国外的许多文明进步,也吸收了先进的文化精髓,撰写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开放、激进的思想,这与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政策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一回到拉萨就遭到监视,直至含冤入狱,身心受到空前打击,1951年12月18日迫害致死,时年48岁。 更登群培是我国藏族中的大学者,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其代表作有《白史》。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