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曼巴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1218
人物姓名: 果洛曼巴
人物异名: 原名:旦达尔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1091.pdf
性别:
出生年: 1902
卒年: 1987
籍贯: 青海果洛

传略

果洛曼巴(1902〜1987)原名旦达尔,青海果洛人,著名藏医师。世人因其祖籍而称之为“果洛曼巴”,原名鲜为人知。果洛曼巴6岁起拜师学医,至17岁时已初步掌握藏医针灸、骨科治疗以及一百多种草药配方及其制作,并开始行医。35岁岀家为僧,入拉卜楞寺曼巴扎仓深造,苦修11年,获曼巴扎仓最高学位。其后一度出任嘉木样五世的“佛医”。1978年后曾任省、州、县政协委员、甘肃省民族医学学会顾问委员。1979年夏河县藏医院新建后,岀任藏医师。 果洛曼巴一生广求医术,博采众长,刻苦钻研,对藏医学的研究,尤其对胆结石、肺病、胃病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独到之处。甘南州电台俄毛吉患胆结石,经医院确诊需手术治疗,来到果洛曼巴处,用藏药使其结石化解,排除体外;青海泽库县高加患多种疾病,曾多次求医于青海某大医院而未愈,经果洛曼巴用藏药为其治疗而痊愈。1985年春夏河县甘加乡思柔村十余人染狂犬病毒,果洛曼巴仅用针刺放血法全部治愈。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果洛曼巴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性情豁达,对病人不分贵贱,不辞辛劳,济世救人;对个人恩怨,泰然处之,能在“文化大革命”被囚禁的十年中 (1963-1972),乐观对待人生突变,深得世人的敬仰。1987年夏不幸染疾而终,享年87岁。 遗憾的是,由于拉卜楞寺僧众只惯于诵经并研经理,一般不注重记述见解,理论整理,所以其高明医术未留片言在世,晚年授徒所传也不足三分之一。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

相关专题

顾问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