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智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0243
人物姓名: 散智布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953.pdf
性别:
出生年: 1906
卒年: 1988
籍贯: 甘肃省夏河县

传略

散智布(1906〜1988)又名加桑木周,甘肃省夏河县人。散智布幼年家贫,5岁时,因其母患疾,无力抚养,被拉卜楞寺霍尔藏仓活佛的佣人加柔领养,送入曼巴扎仓诵经学医。其母病逝后,他已了无牵挂,以寺为家,致力于藏医研究。散智布自幼性静寡言,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1岁即能背诵曼巴扎仓所规定的全部经卷,僧众均感惊奇。之后博览医书,慎思明辩,刻苦钻研,学业日进,20岁便独立坐堂行医。因所学渊博,加之为人和蔼,不数年即闻名遐迩,甘、青、川藏医及内蒙等地的求医者接踵而来。他前后任5世、6世嘉木样的佛医。散智布对草原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见解,特别对天花、梅毒、肠胃、心脏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牧区多发的狂犬病,疗效尤其显著。散智布治学严谨,他静居寺院深研藏医理论,潜心培养学僧,他的门徒广布甘、青、川、藏区及内蒙一带,夏河县藏医院著名的主任医师旦巴加措及主治医师次成木等均为他的高足。他的高尚医德更为人们敬仰,诊治病人时,无论轻重患者,都是一丝不苟,认真诊断斟酌用药。1958年反封建斗争中,他被错捕入狱,1959年获释后被遣回原籍务农。直至1968年拉卜楞寺被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他才回到曼巴扎仓。1981年,被聘为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研究人员。1988年因病去世,享年82岁。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