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0210
人物姓名: 丁兆麟
人物异名: 字:瑞庭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943.pdf
性别:
籍贯: 甘肃省临潭县

传略

丁兆麟字瑞庭,甘肃省临潭县人。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1914年,河南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岷县西上,向临潭、卓尼进发,因野狐桥(岷县境内)被卓尼土司兵拆毁。义军仅用布绳为索桥渡河,索断人亡,损兵300余。致使一部分义军在沿洮河行进途中纵火民房。加之,当时受惑百姓视义军为贼寇,更加深义军的误会,纵火之举愈演愈烈。丁兆麟面对义军的错误和家乡民众的苦难,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数十人,出面欢迎义军。这一义举,使义军首领深受感动。至此,义军进朱旗沟直至临潭新城,不再扰害民众,并张贴了安民告示,晓以驱逐袁世凯,建立完美之政府的大义,义军也因此受到民众的支持。义军撤离临潭后,临潭县洮滨乡(今新堡乡)杨华村土豪杨兴以“欢迎白匪”之罪上告,丁兆麟遂被捕入狱,后变卖家产赎出。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驻临潭新城,成立了临潭县苏维埃政府。丁兆麟积极参与了建政工作,与中共西路工委书记黄火青接触较多,曾任临潭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兼粮台台长,积极为红军征集粮食。是年10月,红军北上后,丁兆麟以“资敌”罪名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国共联合抗日后,他以政治犯身份获释,在家务农为生。1939年,新堡村成立了完全小学,丁兆麟任国文教师。民国末年,因病谢世。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