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志道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0200
人物姓名: 敏志道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940.pdf
性别:
出生年: 1880
卒年: 1957
籍贯: 临潭县卓洛村
民族: 回族

传略

敏志道(1880〜1957)回族,经名艾布拜克,西道堂第4任教主,世居临潭县卓洛村。幼孤,事母周而孝,及长后输家产、田地归入西道堂,一生投身于西道堂事业,深受教民尊敬,称誉他是“存诫执教,克已容物,无私行,行必为公,无私求,求必为众”。1914年,敏志道偕丁全功、马明仁等赴京申冤。1917年在台子街事件中,力突重围,左臂负伤,旋又与马明仁等身陷囹圄。1919年获释后,竭力辅弼马明仁重振道堂,创建各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他曾筹资付印刘智《五功释义》千余本,并亲自作序,广为赠阅,马明仁归真后,署理西道堂事务,并着力修建清真西大寺及乡庄各清真寺。他亦热心教育,重视人才,1948年本着明仁未竟遗志,筹办“私立启西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民委委员、省伊协副主任等职。1950年抗美援朝,捐银元1万元,并带头签名抗议美国侵略朝鲜,拥护世界和平。土改前夕,以西道堂耕地千余亩,耕牛300余头,车辆农具百余套捐献国家,帮助临潭县部分地区农民发展生产。1957年农历11月15日归真。享年77岁。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