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城寨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0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古城寨堡
分类号: K878.3
页数: 4
页码: 541-544
摘要: 舟曲县境自秦置羌道起,于边陲高山、大河之咽喉筑城围寨、汉至清,随兵燹征战, 时有筑城设堡之举。
关键词: 舟曲县 古城寨堡

内容

县境自秦置羌道起,于边陲高山、大河之咽喉筑城围寨、汉至清,随兵燹征战, 时有筑城设堡之举。一、坪定乡古城遗址
  西寨城位舟曲西北坪定乡西2公里台地北。疑此城为汉代前羌道治所。民口碑:“西口子”、“石城”及“先有坪定石头城,后有万里长城”。面积约30600平方米。东依山崖,西、南临险沟,北靠丘。遗墙大部废弃,残高9米,北土墙存夹棍眼。城中有内城遗迹。出土粗泥质灰陶罐片及秦“半两”铜币。遗址东南角外墩台遗址亦出现绳纹灰陶残片及秦“半两”铜币。古城筑于秦。
  坪定城为西汉早期羌道治所。遗城位坪定村西南高台地,略呈长方形,东南隅几处内残墙有夹棍眼,高约10〜12米。遗址面积约12400平方米,出土粗布纹瓦片,侈口圆腹绳纹灰陶罐、敛口钵残片及汉小砖。古城汉代筑。
  亚头城位坪定东南3公里两峰对峙口的黄土梁台地,为坪定东控要冲。亚头,古“牙头”讹写。古代官署之称。亚(牙)头,即官署前头之卫城。现存长约24米的两段夯筑残墙及一处残高8米的墩台遗迹。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72米,出土灰陶罐沿、腹残片,明碗圈足瓷片。汉代筑。
  二、西固城遗址
  西固城即今舟曲城。汉武帝元狩六年,李广征西入迭州,置武都郡(本广汉郡西部都尉),治所在西固城。早期古城在舟曲西关。清人丁谦《梁书•夷舘传地理志考证》:宕昌故城当在阶州(武都)西,西固所城也。今北城外一段12米长的外城墙,留存8孔夹棍眼,属汉代筑。城内出土一件小型铜鼎,饰饕餮纹,鼎底镌篆隶“汉世金鼎”文字。同时,还出土“货布”铜币。系汉遗存。
  宋为福津故城镇,属阶州。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福津县令张俊臣筑西固堡。明洪武十年四(1381)千户姚福拓筑西固新城,原西固堡(旧城)为西关(《阶州续志》)。
  查今舟曲西关旧城北遗墙,残高8米。西固新城曾三次加固倍筑,残高9米左右。解放后,大部城墙悉毁。现残存城北和东部一段墙迹。
  三、大峪城(堡)群遗址
  大峪沟纵深20公里。峪口石峡锁控,马莲坪城堡座其顶,溪岭城堡与附近阳面山站力城(堡)形成居高临下的三角阵。另有半沟,年藏、站个咱、得力坎、多拉、阳坡、老地(1958年毁为耕地)、大峪坪上坪、闪坎、大崖、少下10多处汉城遗址,残留城迹。大峪上坪、年藏、阳坡、大崖等城地出土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和其他铜兵器。遗城有夹棍眼。大峪上坪古城外原存一处高约8米,底周约16米的骨灰塔堆。此塔1958年垦地平弃时,群众发现骨灰中有数以千计的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及灰陶罐,蜀汉铜币多枚。此迹为古代军事战役所致。下坪东、西、南壁崖及村中地段, 存在贯通的地下平直甬道和多口崖洞工事。四、瓜咱古城遗址
  遗址座落在白龙江南岸一阶地峰迭乡政府所在地瓜咱村。古传莲花城。因城形似莲花(民又称梅花城)而得名。城周地势险峻。其东武都山(疑古宕昌山)高耸人云。遗址残存南、北、东墙迹,长约340米。城区东北为城中之小城(民传亦此),遗墙残高7.4米,二次倍筑,含夹棍眼。出土泥质侈口刺纹双耳灰陶罐、细颈灰陶瓶,敛口钵绿瓷及粗褐、白釉瓷片,铜质残兵器。陶器表光滑,腹饰曲线纹。西城高丘台地下出现莲花纹瓦当残片(传古寺遗址)。《甘肃地理沿革图表•仇池杨氐》:今舟曲西北瓜咱地带有宕昌一名。《汉书•地理志》:羌道县羌水电塞外,东南流经宕昌城东,又东南流经婆川城(大川梁家坝)东南。《阶州直隶州续志》:“后秦仇池增宕昌、在白龙江之上。”古城汉代始筑。当为宕昌早期之王城。
  五、牛头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瓜咱城东南咀村文化遗址之上台地东缘,古名牛头关。其东、南、北临险坡。城长方形,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4米,现存墙残高8.2米,上宽5.2米,有夹棍眼。城地表有绳纹灰陶和青绿釉陶瓷片及粗布纹瓦片。南墙外土坑墓葬出土褐绿釉陶罐。城堡,东西锁控。过去公路未通时,行人进岀瓜咱须经此关。古城汉筑,瓜咱古城之卫城。
  牛头城东坡下咀村台地亦存在古城残墙,同有夹棍眼。出土新石器马家窑彩、灰陶器及褐釉瓷片。
  六、峰迭城遗址。
  距峰迭乡西北3.5公里的白龙江南岸洪积滩,长方形,面积约42500平方米,城迹犹存。北遗墙残高9米,上宽6米。墙中层岀现陶筒(总长66米。单长42〜46厘米,口径29厘米)、布纹瓦片和排列整齐的方砖28x28x4.5(厘米)及长方砖29x13x4(厘米)。东墙以沙石、土筑,含夹棍眼。城地出土粗布纹瓦片,灰陶器,褐、灰、白釉粗瓷片。古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筑。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唐怀道位舟曲峰迭。唐人李志甫撰《元和郡县志》:怀道县(宕州、怀道治所易地巴藏),东距宕昌故城五十二里。按旧程计,峰迭曾为宕昌故城。
  峰迭城遗址东南约50米处存在兵岗古城遗墙。解放后平为耕地,面积约7350平方米。遗址地层发现灰陶片及乳白瓷片,地下有焚烧后的残砖瓦片,砖28x12x4.2(厘米)。
  七、华阳城遗址
  位今立节东南1.5公里的白龙江南岸台地,与今华年城村隔江相对。遗城周山环拱,依江凭险。东南峰脊和城地墩台、废城墙、石筑墙残迹犹存。城址面积约23500平方米,地表有泥质灰陶罐腹残片和褐、灰白残瓷片、大板瓦、粗布纹瓦、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另出土一枚“橆当司马”铜质印章。城遗址地层遗存焚木和大面积火燥遗迹。民口碑:华阳城女国王忽念(又忽廉)灭,城尽焚毁。
  华阳古城与其东拦锁谷道的峭峰顶台地古城堡(长方形、沿台缘筑成)形成险要地势。
  八、巴藏城遗址
  唐人李志甫撰《元和郡县志》(元和806〜820): “宕州,东南至武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迭州二百五十里。”又,“宕昌故城今为交和戌,县东五十二里”。依古程计,宕州(怀道)位置在今巴藏。《中国历史地图册•唐・陇右道东部》:宕州(怀道)位置亦在今白龙江北岸舟曲巴藏一带。唐古城为清同治八年所筑新城迭压,城南河岸残留唐废城遗层,城墙附近地下0.8〜1.2米地层有唐残方砖、长砖、白瓷、三彩瓷片、石磨片等,均为唐代遗存。
  九、其他古城遗址
  驼骆州古城遗址 《阶州续志》:阶州黄鹿坝西三十里有废城:俗传古驼骆州,建官置戍。遗城位今拱坝河下游大年乡政府驻地前燕麦坝一阶地。藏语称此地古城为 “客佬”或“客堪”,意为古城。遗址面积约19900平方米。解放后,遗留残墙毁,地面裸露残砖宽15〜17厘米,厚4〜4.5厘米。遗城始筑隋前。
  力族坝古城遗址位大年乡西北约10公里的拱坝河北岸一阶地。残存城迹。解放后平为耕地。残砖长29.5x18x4(厘米),并出现多枚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古城筑于汉〜北朝魏时期。
  婆川古城遗址 《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魏》:今两河口西有婆川一名。查今两河口以西古城遗址,今大川梁家坝村台地北遗存6米长有夹棍眼的断垣残墙。城地表下一米地层堆积含泥质灰陶片和褐陶片。
  此外,另有两河口白龙江南仇家寨城堡、江盘河南村永宁寨(又名石鸡坝)、南峪寨、坪定靖边寨等,多废。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作品

西寨城
相关作品
坪定城
相关作品
亚头城
相关作品
西固城遗址
相关作品
瓜咱古城遗址
相关作品
牛头城遗址
相关作品
峰迭城遗址
相关作品
华阳城遗址
相关作品
巴藏城遗址
相关作品
驼骆州古城遗址
相关作品
力族坝古城遗址
相关作品
婆川古城遗址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