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舟曲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0920020230002282 |
颗粒名称: | 第十节 教育经费 |
分类号: | G467.2 |
页数: | 3 |
页码: | 493-495 |
摘要: |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主要来源除筹措少量基金和学田(山地133亩、旱地3亩,年收入粮食1万余斤)收入外,其余则由盐课、担头税捐、铁厂汇税等地方财政项下支付,为数很少。民国20年,全年经费(银币)375元。25年,地方财政无力负担,由省政府在中央庚子款内筹支,总数1440元,按七折拨付,实际为1008元。30年,全县教育经费(法币)13000元(除省政府补助短小经费2640元,边小经费400元,由地方摊款增加教育经费5000元外,余属教育基金)。32年后,货币日益贬值,教育经费愈加困难,全县教职员工的薪俸部分,发放米津粮和少量现金。 |
关键词: | 教育事业 教育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