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6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驻军
分类号: E158.9
页数: 3
页码: 449-451
摘要: 舟曲僻处,向为东进西出,南征北战的军事要地。清前驻军因缺少史料多不可考。辛亥革命后至红军长征前,战乱频仍。川军军阀杨抚泉、马廷贤部,惯匪白云部,陇南小军阀、惯匪王佑帮及王长胜部,国民军冯玉祥军之吉鸿昌部.洗岷军阀鲁大昌等部相继占据西固。以后有阻截红军长征的中央军胡宗南部,解放战争时期的119军247师亦驻过西周。他们在西固委任官吏,摊粮派款,骚扰地方。甚者大肆劫掠,屠戮无辜。当地人民时常躲避战乱,苦不堪言。
关键词: 地方军事 驻军

内容

舟曲僻处,向为东进西出,南征北战的军事要地。清前驻军因缺少史料多不可考。辛亥革命后至红军长征前,战乱频仍。川军军阀杨抚泉、马廷贤部,惯匪白云部,陇南小军阀、惯匪王佑帮及王长胜部,国民军冯玉祥军之吉鸿昌部.洗岷军阀鲁大昌等部相继占据西固。以后有阻截红军长征的中央军胡宗南部,解放战争时期的119军247师亦驻过西周。他们在西固委任官吏,摊粮派款,骚扰地方。甚者大肆劫掠,屠戮无辜。当地人民时常躲避战乱,苦不堪言。
  第一节军阀和惯匪部队
  一、江防军
  川军部队。约于民国14年驻扎舟曲,百姓误称“姜黄军"。
  二、川匪白云部
  约在民国17年驻西固县城。冋军马廷贤部越东山攻打县城。白云部据城抵御, 川军广队长出城抗击阵亡。回军暂退,二次攻陷西固。
  继白云部之后,川军邓锡候部团长杨抚权军来西固两月余,任命况清泉为县长。
  三、惯匪王佑帮部王长胜军
  王长胜,俗称王胡子,约于民国17年冬数次来西固。起先至官亭,佯攻西固,百姓集资杀猪宰羊,公推两名绅士为代表,到官亭犒劳王长胜。结果仅有一小部分人到西固,将国民军任命的县长金鑫捕杀于武都。尔后,王胡子军队复越东山攻陷县城,县长于光和赤身被擒。王长胜任命何彦林为代理县长。王10余天后撤走。
  四、国民军冯玉祥部
  17年国民军冯立辉旅率军队来西固剿匪,驻扎县城。冯军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其口号:“不扰民、真爱民”,颇受城内百姓称道。
  五、甘肃国民革命军
  民国19年夏,马廷贤“甘肃国民革命军”数次来西固。西固人民见回军袭扰,纷纷逃匿。10月下旬,回军属队南下时,秦家峪民众以擂木、石头击之,回军迫退。旋又攻占秦峪村庄。11月初,回军进攻西固城未遂。后,’回军复改,城陷。
  六、鲁大昌新编14师
  民国22年,国民党新编14师师长鲁大昌为扩大其势力范围,令任谦团部驻西固。任团14营营长孙铁峰驻西固城至巴藏一线堵截红军。该部征粮要款,骚扰百姓,为害地方,无恶不作。
  1936年秋,红军攻克腊子口后,孙铁峰率营与红军激战于岷县二郎山。鲁急调任谦团回岷,终于结束鲁大昌在西固的横征暴敛。
  第二节中央军自卫军
  一、胡宗南12师
  1935年4月,国民党当局令胡宗南率部到碧口堵截红四方面军进入甘肃,并调60师、61师等部增援。8月,又调中央军12师驻西固、岷县一线,设置封锁线。胡宗南驻沙湾乡大寨村,属部12师分驻西固城内外高寺、阎家寺、大佛寺、隍庙山及城内富户家中。军需补给和军饷用飞机空投。中央军在城北校场坝加紧军事训练的同时,又在寨子坪、雷崖石、盐土山、王家山等地挖掘战壕、构筑碉堡。是年底,胡宗南部相继撤离西固。
  二、胡宗南15师
  1943年胡宗南部康庄15师在武都围攻农民军刘鸣(刘羽)部队。义军失败后,康部15师2营调西固,镇压巴藏前后北山藏汉群众联合“提团”抗铲烟运动。一月后康部撤离西固回武都。
  三、国民党119军247师
  1949年9月上旬,国民党119军247师李惠民部1000余人溃退西固。该部步、骑、炮团装备精良。10月26日,李部闻官亭解放,247师逃至南峪。县城为起义部队控制。11月8日,247师反攻县城,城陷。12月9日人民解放军歼灭247师。期间,胡宗南部338师驻甘川公路要冲官亭、沙湾一带,11月撤至武都。
  四、甘肃农民抗日自卫军
  1943年2月陇南起义。4月24日义军刘鸣(刘羽)率2000余人,攻西固县城。翌日,城陷。县长王慨儒投降。农民军安民告示,开仓放粮,劫富济贫。委任龙兴海为县长兼城防司令,任韩老七为城防副司令。数日后义军撤离县城。
  第三节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18兵团62军165师53团
  1949年10月24日〜12月上旬末,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165师53团一个连解放西固官亭镇后,全歼247师。西固全境解放后,该团随即入川。
  二、公安11团
  1952年7月,公安11团进驻西固,进剿马良股匪。团部、参谋部驻上翠号,炮兵营驻忠烈祠,政治部驻西街李家大厅,余驻西固城西沿江至洛大一线。县城群众家家户户为子弟兵做干粮。剿匪瞬隙,驻军与县城人民群众、学校师生进行文娱联欢, 体育联谊比赛,协助学校团、队开展活动,留作佳活。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