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政机关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行政机关沿革
分类号: D035.1
页数: 7
页码: 377-383
摘要: 舟曲建置历2200余载,虽秦汉有羌道(县)建置,然行政机构可考不过800余年。唐宋称“政事堂”。明西固军民守御千户,置守备、参将之名。千户所设千户7378员,百户5员,吏目1员,守备1员。千户分正副,正千户5品,副千户从5品。
关键词: 行政机关 沿革

内容

舟曲建置历2200余载,虽秦汉有羌道(县)建置,然行政机构可考不过800余年。唐宋称“政事堂”。明西固军民守御千户,置守备、参将之名。千户所设千户7378员,百户5员,吏目1员,守备1员。千户分正副,正千户5品,副千户从5品。百户有试有实,实授百户正6品,试授百户为正式实授而掌百户之权的百户。千户、百户皆为世袭制。守备为5品.清设阶州西固分州(散州知州,地位与知县略同),州同敕授,6员。清仅见州同之名(表一),其下机构人员不见于记载。
  民国初年西固置县,仍行清制,先后称行政衙门。后改设县政府。县地方长官称县长。解放后,舟曲县最高行政机构已数易名,先后为"西固县人民政府”、“舟曲行政委员会”、“舟曲县人民委员会”,“龙迭县人民委员会”,“舟曲县人民委员会”、“舟曲县革命委员会”,“舟曲县人民政府”。行政机构领导人为县长、副县长。一、民国时期行政机关及人员设置
  中华民国2年(1913)西固州同署改为县,行政机构衙门设有行政长官(知县),下属有把总。后改设县知事衙门。县知事以下设:秘书室、警察所、第一科(主管民政等)、第二科(主管财政等)。民国16年(1927)起改为县政府,知事改名县长。17年(1928)县政府设建设局,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后建设局、教育局旋称科。民国21年建设科、教育科并第三科。28年(1939)教育科从第三科分岀。29年(1940)裁教育科并第三科,并撤销区署,设乡(镇)公所、保办公处和地方干部队员训练委员会。民国38年,西固县常设机构编制已趋完善,设2室4科、36人。(表二、三)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