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职工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职工体育
分类号: G811.4
页数: 2
页码: 745—746
摘要: 建国初的50年代,迭部境内新建的区、乡地方政权机构因职工较少,很少开展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只有上迭区的干部尚能与电尕驻军联谊开展篮球等活动。
关键词: 迭部县 职工体育

内容

建国初的50年代,迭部境内新建的区、乡地方政权机构因职工较少,很少开展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只有上迭区的干部尚能与电尕驻军联谊开展篮球等活动。
  1962年建县后,随着城乡干部职工队伍的增加,县级机关及旺藏、洛大等乡政府驻地逐步开展篮球、乒乓球等职工体育活动。但很少举办较大的竞赛活动。
   “文革”期间,职工体育活动多被频繁开展的民兵训练,打行军包、负重拉练、紧急集合、岀操、投弹射击、防空演习等军训活动所替代。
  1972年县体委成立以来,全县城乡职工体育活动相应得到重视,以篮球为主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象棋、晨跑等活动项目普遍开展起来。尤以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职工业余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各类竞赛也不断举行。1979年由县体委主持举办了全县第一次职工运动会,开展了篮球、拔河、象棋等项目的竞赛活动,有6个代表队参赛,参加运动员210人。至1986年先后共举办全县性的职工运动会5次,参加代表队51队次,参加运动员1044人次。
  1985年后,城镇职工在县体委、工会、妇联等主管部门的组织下,联合举办的职工业余体育竞赛活动每年一般3次〜5次。“元旦”举行爬山、越野比赛,先后约参加1350余人次;“三•八”妇女节举办女职工拔河比赛,参加队员约160人次;“五•一”、“五•四”举办县级机关职工运动会,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项目的竞赛,先后约参加运动员856人次;“七•一”前后举办象棋、乒乓球比赛,约参加218人次;国庆期间一般举办全县性的体育运动会,部分单位派职工代表队参加,约849人次。
  1986年以来,县级机关职工在县体委、工会及各单位的主持下,不定期的开展了练气功、做工间广播操、韵律操、健身操、中老年迪斯科、交谊舞等项目的业余训练和比赛活动,活跃了职工的文体生活。部分离退休和在职的中、老年职工,自发的坚持晨跑、散步、练太极拳、气功、健身操、下象棋等锻炼活动,逐年养成了良好的健身风气,增强了体质。各乡镇基层干部职工的体育活动仍较单调,多以篮球为主。
  驻迭省属工矿企业迭部林业局和国营七九二矿,每年“五•一”、“十・ 一"等节假日期间,也各自单独举办田径、球类、棋类等比赛活动。
  县人武部、武警中队的军事体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持久和规范。多年来都于每年“六•一九”(毛主席提倡“大办民兵师”纪念日)举行大比武活动。县中队在1964年兰州军区军事比武中获得712步枪射击第五名。1990年7月在全州军事大比武活动中获得集体奖第二名;同年8月在全省军事大比武中获得个人第三名。县中队在历年县办篮球等项比赛活动中经常组队参加比赛,且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