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校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5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7
页数: 3
页码: 743—745
摘要: 建国初的50年代,迭部境内的小学教育处于因陋就简,零星创办时期,已开办的为数很少的小学因受场地、体育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只能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来代替体育课和体育活动。
关键词: 迭部县 学校体育

内容

一、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建国初的50年代,迭部境内的小学教育处于因陋就简,零星创办时期,已开办的为数很少的小学因受场地、体育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只能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来代替体育课和体育活动。
  1962年建县后,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学校数的增加,完全小学已基本按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体育课。中学于1964年始设体育课。中小学均安排课外活动时间。起初因受体育器材的限制,活动项目较少,主要有滚铁环、跳绳、篮球、赛跑、跳高、跳远、做游戏、丢手绢、课间操等活动内容。“文革”期间,学校体育被军事知识、队列训练、投弹、野营拉练、文艺宣传等活动所代替。
  1972年后在县体委和教育部门的共同重视下,学校体育逐步纳入教学计划。除民办村学外,其余中小学均正常开设体育课。此后随着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逐年增加,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亦逐年增加。
  1975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在扬州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颁布后,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县内中学从1976年后贯彻了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先后建立了一周两节体育课、一日两操(早操、课间操)、一活动(课外)的学校体育活动制度。课间操以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为主。
  1978年教育部第二次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后,县内中学及完全小学基本按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为主。各学校为参加州县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还选择球类、田径等项目进行专项训练。
  1987年后执行国家教委公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中学的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活动逐步实现规范化训练。各校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训练项目。
  二、业余体校
  1973年12月成立了迭部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简称业余体校)。由县体委负责人兼任校长,并由体委派教练进行业余培训。业余体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各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主要设田径、球类等训练项目。多年来坚持每周3课时〜4课时的业余训练,为促进和吸引少年儿童热爱体育锻炼,培养本县体育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业余体校历年在校学生人数
  三、中小学体育竞赛
  县体委成立后常与教育部门共同主持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开展竞赛活动,以激励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1975年〜1977年共举办全县性青少年田径和篮球运动会4次,参加代表队125队次,青少年男女运动员628人次。此后,青少年运动会主要由各学区和学校分别举办,中学自1974年以来每年“五四"举办田径运动会,共办16次;小学从1978年以来每年 “六、一”举办少年儿童运动会,共举办14次。 县内中小学还经常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或单独组队参加甘南州举办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会、集训会和单项比赛活动。1976年6月全州田径运动会上,本县少男甲组运动员邵飞在100米和200米赛跑中分别以12〃2、25"4的成绩双破州纪录;少女甲组梁杰在100米赛跑中以13〃4的成绩获第一名并破州纪录。1983年8月州业余体校运动会上,少男乙组孙杰在跳远赛中以5.20米的成绩破州纪录;少女甲组罗建平在跳远赛中亦以4.76米的成绩破州纪录。1984年7月全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少男乙组李国忠分别在400米、1500米赛跑中双破州纪录;少男甲组赵平亦在400米赛跑中破州纪录。在团体比赛中,少年男子组分别在1978年、1979年、1981年、1984年全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的4X100米接力赛中连获4次第一。少年男子足球队分别在1984年和1987年全州少年足球赛中连获两次第一名。青年男子运动员杨日前在1975年7月全省田径运动会10000米长跑中获得第六名,又在1976年7月全省田径运动会1500米赛跑中以4'56″6的成绩夺得铜牌。迭部籍运动员九高在1989年全省青年运动会标枪比赛中荣获金牌,并破省纪录。武善杰在全省第五届运动人上获个人十项全能第三名。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