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革命胜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4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革命胜迹
分类号: K878.3
页数: 3
页码: 710—712
摘要: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本县达拉乡高吉村(旧译俄界,意为“头顶”),西北距县城68公里。
关键词: 迭部县 革命胜迹

内容

一、俄界会议遗址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本县达拉乡高吉村(旧译俄界,意为“头顶”),西北距县城68公里。
  俄界会议,是1935年9、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即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议及今后北上战略方针》的报告;决定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组成五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还通过了彭德怀关于缩编部队的建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并责成李德、叶剑英等研究部队的整编方案;会议批判了张国卷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会后,党中央向全军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俄界会议对确定红军北上进入甘肃的战略方针,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胜利完成红军长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会议遗址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妥善保护,至今基本完好。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庆祝甘南州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县政府拨专款进行了维修。遗址房屋是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围墙木楼建筑,总面积2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红军司令部住室面积69平方米,毛泽东居室面积15平方米。现设展览室15平方米。
  二、次日那遗址
  位于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侧次日那村。1935年9月13日〜15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此地时,毛泽东曾居住在该村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团下达了 “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为保护革命文物,县人民政府曾于1979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拨专款维修木楼遗址,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在毛泽东居住过的木楼前立碑纪念。
  三、腊子口战役遗址
  举世闻名的腊子口,位于县境东北部腊子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的深山峡谷之中。1935年9月16日长征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红四团将士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剿的战术,经过激烈地浴血奋战,于17日拂晓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使国民党反动派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彻底破产。从此,使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
  为了保护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78年6月9日成立了迭部县“腊子口红军长征文物筹建领导小组”,开始修建纪念碑。县革委会又于同年6月15日发岀了《关于保护革命文物地区腊子口的决定》,使腊子口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保护。1980年8月2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在腊子口南侧修建了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并于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甘南州人民政府、甘南军分区、甘肃省林业厅、'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共迭部县委、迭部县人民政府共同重建了纪念碑。纪念碑南、西两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字“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八个大字;北面刻写着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8月21日立碑时撰写的碑文:“1935年9月16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越过雪山草地后,突破国民党重兵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胜利道路,实现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82年10月1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在迭部视察之际,参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地,并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与省、州、县随从人员合影留念。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