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商业各公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8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商业各公司
分类号: F717
页数: 8
页码: 367-374
摘要: 本文介绍迭部县境内主要商业公司,有:民贸公司、饮食服务公、食品公司、糖业烟酒公司、石油公司等。
关键词: 迭部县 商业企业

内容

—、民贸公司
  民贸公司建于1963年5月,初与商业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该公司是县办第一个国营商业企业。经营供销农副、百货、食品、糖烟酒等项业务,并兼管全县各基层商店和分销店。1965年州商业局拨款6万元,修建了总面积为725.3㎡的仓库、营业室及办公室。1968年12月,与商业局合并成立迭部县商贸革委会ol972年4月与商业局正式分开,归商业局领导,时有职工23人,设立了业务、财统、人秘3个股。1975年,农副公司成立后,将基层商店及分销店移交给农副公司管理,移交商品总值13万元。从此,民贸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在县城。1977年食品公司成立后,又将食品、糖烟酒业务移交给食品公司经营。民贸公司以经营民族日用品、纺织工业品、五金交电等百货为主,在经营项目上,基本上实现了专业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可的经营范围和规模亦不断扩大。1980年,综合门市部和五金交化仓库建成石,民贸公司迁入今址。1988年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转换内部管理机制中,民贸公司实行了承包制;公司内部各班组、网点、大库,通过内部招标、答辩、择优录选,确定了班组承包人,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了各班组和职工,把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百元销售工资含量分配办法”,采取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搞活了经济,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职工收入。1990年,全公司有职工50人,营业门市部5处,营业专柜8处;总建筑面积2776㎡,其中:仓库870㎡,分针织百货库、鞋帽库、火柴专用库等;营业面积961㎡,有综合门市部、民族用品商店、五金交化商店,早晚门市部;非生产性用房940㎡。全年商品纯购进30.24万元,商品销售总额370万元,税金11.4万元,全部流动资金占用196万元,有固定资产40万元,实现利润13.6万元。
  民贸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3
  二、饮食服务公司
  饮食服务公司的前身称饮食服务商店,始建于1963年9月25日,利用部队营房,开展经营活动,有照像、理发、旅馆等项业务。其中照像和理发各有1人,条件简陋。旅馆业是用县商业局和县委支援的10床公用被褥开办的。1965年增加了饮食业。同年,省商业厅拨入流动资金1.3万元。1968年,与商业局、民贸公司合并成立迭部县商贸革委会,下设迭部县生活服务站。
  1971年投资2.7万元,修建一部旅社,建成砖木结构的客房22间,面积423㎡,并添置了被褥床单等配套设备。1972年元月投入使用。
  1972年,在生活服务站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迭部县饮食服务公司。同年4月,投资1.3万元,修建理发馆、照像馆11间,建筑面积256.55㎡o原理发馆、照像馆改设蔬菜门市部。
  1974年,动工修建饮食服务公司二部旅社楼,翌年10月竣工,共建成砖木结构的客房56间,会议室3间,食堂、饭厅8间,总建筑面积2876㎡,工程投资27.45万元,1976年元月投入使用。同期添置了6000多元的配套设备。1975年,取消了蔬菜门市部。1979年5月,扩建职工宿舍10间,总面积320㎡o至1980年底,公司有固定资产31.4万元,流动资金5.2万元,职工32人,内设总务、财会、人秘3个股。经营着一部、二部旅社,二、三食堂以及理发、照像6个项目。全年营业收入10.6万元,税金0.44万元,利润1.5万元。实有床位200张。
  1985年县政府决定将公司二部旅社地址划归县藏族中学,其净值17.13万元折价15.92万元,拨回该公司。
  1986年,修建饮食服务公司综合营业大楼。1988年,在商业体制改革中,迭部县民贸公司历年经营悄况表公司实行承包责任制,内部实行层层承包,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1990年,公司有职工45人,固定资产14.24万元,流动资金5.3万元,年营业收入6.15万元,税金0.38万元,实现利润0.05万元,总建筑面积1540㎡,占地面积5247㎡。
  饮食服务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4
  三、食品公司
  迭部县食品公司成立于1977年2月。公司成立后,遂将原民贸公司经营的食品业、糖烟酒等划归食品公司经营。公司下设电尕、旺藏、洛大3个收购网点。1978年,该公司销售总额为33.54万元,实现利润0.8万元。1980年民贸公司搬到综合门市部后,将原有营业室、办公室、职工宿舍等,全部移交给食品公司。1982年,由州食品公司拨款5万元,县财政筹款2.1万元,为公司修建了一座库存量10吨的小冷库,1984年4月投入使用,改善了食品储销条件。
  1984年,食品公司与糖业烟酒正式分开,成立了糖业烟酒公司。从此,食品公司以经营食品为主。1988年商业体制改革中,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到1990年底,公司有职工20人,固定资产13.6万元,全部流动资金53.06万元,全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48.7万元;收购菜牛897头,菜羊869只,生猪1350口,全年商品销售额为88.05万元。下设食品门市部、肉菜销售门市部共6处。
  食品公司近几年经营情况见表5
  四、糖业烟酒公司
  糖烟酒业务,先由县民贸公司统一经营;1976年后,由分设的食品公司经营。1984年,正式成立了迭部县糖业烟酒公司,时有职工22人,固定资产30.17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66万元。下设5个门市部和一个批发部,经营项目主要有:糖、烟、酒、饮料、糕点、茶叶等,并兼营日用百货。全年商品销售总额为73.98万元,实现利润1.3万元,完成税金1.2万元。
  1988年,商业体制改革中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吃大锅饭的经营体制,建立健全了各种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效益逐步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到1990年底,公司已发展成有8个零售门市部,3个批发部,1个加工厂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批零兼营的全民所有制中小型企业。有职工26人,固定资产13.8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6.1万元,全年商品销售总额达255.6万元,实现利润2.9万元,完成税金3.4万元。建筑面积935平方米。
  糖业烟酒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6
  表4迭部县饮食服务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迭部县食品公司近几年经营情况单
  五、石油公司
  石油公司原名燃料公司,成立于1976年4月,隶属县商业局,时有职工7人,国家流资金10万元,固定资产1.5万元,经营项目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以及民用煤炭等。年营业额20万元。
  1984年底,将燃料公司分设为石油和煤炭两个公司,石油公司上划省石油公司直属,职工由最初的7人增加到14人,有国家流动资金7万元,固定资产8.5万元,年营业总额为62万元,实现利润1万元,完成税金2.2万元。
  1984年6月,在电东乡哇巴沟口修建新油库。建成石油库房175.5㎡,办公室6间,共140㎡,油罐墩子20个,岗楼1间14.4㎡,卸油台35㎡,总建筑面积为383.9㎡,投资16万元,同年12月竣工,1985年4月投入使用。
  到1990年底,公司有职工15人,固定资产27万元,国家流动资金10万元,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油品销售总额达167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完成税金5.2万元,营业占地共28亩。
  石油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见表7迭部县糖业烟酒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迭部县石油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