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刑事检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刑事检察
分类号: D916.3
页数: 1
页码: 738-738
摘要: 1983年至1990年,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杀人、抢劫、强奸、重伤、重盗等各类案犯850人。
关键词: 检察 刑事检察

内容

1955年开始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人犯的刑事案件,审查批准逮捕人犯,具体程序暂无定规。1980年,《刑法》、《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后,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审批逮捕人犯的程序也有了一定之规:公安机关报捕后,由承办人阅卷审查,作出阅卷笔录,提出处理意见,集体讨论研究,报请检察长签发决定书,交公安机关执行。1983年至1990年,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杀人、抢劫、强奸、重伤、重盗等各类案犯850人。经审査,依法批准逮捕703人,不批准逮捕110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各类案犯633件905人,经审理向人民法院起诉各类案犯421件625人,免于起诉48人,不起诉9人,出庭支持公诉625人(次)。同时,对触犯刑律,罪该逮捕、起诉,但公安机关没有提请批捕、移送起诉的,予以追捕、追诉。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