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事审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63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事审判
分类号: D915.18
页数: 2
页码: 735-736
摘要: 从1977年6月至1990年底,县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2127件,其中判决案件86件,调解处理案件2041件。
关键词: 审判 民事审判

内容

解放初期,夏河县所辖各区、乡均设有民事调解组织,负责对本辖区内的一般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处理。本区、乡不能调处的案件,则由区、乡调解组织转介到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进行调处或作判决处理。对一些通过调解可以处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尽可能地作调解处理。1950年至1956年,由县人民法院处理的各类民事纠纷案件调解率达90%以上。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民事案件中因房屋、债务、土地、继承、抚养、赡养、财产等权属酿成的诉讼案件日趋繁多、复杂。同时,由于包办、买卖婚姻所造成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在民事案件中占有很大比重,一直高居首位。对不够立案条件的一般简易民事纠纷,人民法院本着“调查研究,调解为主,就地办案,就地解决”的方针,及时调解解决纠纷,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预防了犯罪,防止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1973年5月1日,县人民法院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后,民事审判、调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1977年6月至1990年底,县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2127件,其中判决案件86件,调解处理案件2041件。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