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5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F721.2
页数: 1
页码: 557
摘要: 1951年9月,全县第一次合作社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夏河县供销合作社联社成立。
关键词: 供销 供销社

内容

1951年9月,全县第一次合作社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夏河县供销合作社联社成立。
  1954年,全县共有合作社机构4个:夏河县供销社,拉卜楞供销社,博拉供应合作社,合作供应合作社。是年第三季度,在桑科乡设立了贸易流动组,第四季度,在下巴沟和清水两地设立了贸易流动组。上述4个机构共有干部34人。1955年3月,夏河县供销合作社联社改名为夏河县供销合作社。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吸收了一批私改人员进社工作, 共有人员220人。1958年8月,供销社并入商业局。供销系统在区、乡农牧村的基层社、店均改为县商业局领导下的独立核算综合性商店。1962年1月,恢复夏河县供销合作联社建制。1963年7月,供销合作联社与国营商业机构合并,成立民族贸易公司。1974年4月,成立了县农副产品公司,实行独立核算。1977年1月,县供销合作社再次恢复。农副产品公司及各乡商业机构, 均属于供销社领导,基层商店也改名为供销社或购销店。1979年11月,县供销社与农副公司分开设立。供销社人员为行政编制。:1983年11月机构调整时,供销合作社改名供销合作联社,不再列入县政府工作部门序列。1984年,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供销合作联社的体制以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1987年5月,成立“夏河县供销联社大夏河贸易公司”,隶属县供销社。1988年至1989年的“留店并社”过程中,将合作供销社和合作联营购销批发部合为一体,成立“合作中心供销社”,撤销麻当供销社归王格尔塘供销社所管,撤销科才供销社归阿木去乎供销社管理。至1990年,全县有商业供销企业9家, 职工640人;供销系统共有10个独立核算单位,其中3个公司、7个基层供销社;分销店14个,双代店49个。职工人数291人,其中干部12人。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