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县城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夏河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521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县城规划
分类号: TU982.29
页数: 2
页码: 498—499
摘要: 为使县城建设有计划地协调发展,1983年夏河县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经过近一年的地形测绘,搜集基础资料等准备工作,于1983年9月完成夏河县城区总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经县级有关部门审定通过后,申报省、州批准。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县城规划

内容

为使县城建设有计划地协调发展,1983年夏河县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经过近一年的地形测绘,搜集基础资料等准备工作,于1983年9月完成夏河县城区总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经县级有关部门审定通过后,申报省、州批准。
  规划区域:东至洒易囊大桥;西至县电厂;南至山根,北至山根。
  规划期限:近期1983年至1990年;远期1991年至2000年。
  城镇发展人口规模:1982年城区总人口为9178人,近期1990年末13000人;远期2000年末15000人。
  用地规模:城区用地规模由1982年的149.35公顷达到185-16公顷;人均占地由1982年的147.6平方米减少到130.86平方米,扣除寺院用地33.7公顷外,人均占地99.55平方米。
  工业规划:皮革厂以西新辟一工业备用地,规划远期或远景发展的皮革厂、五金厂、罐头厂、食品公司等均在此。尕寺沟一带逐步形成手工业作坊区,使之形成藏族贸易的中心,体现城区民族风格及地方特色。
  城区道路:改造拓宽人民街(皮革厂一一王府),红线宽度为25米,车行道为10.5米,绿化带宽2米,人行道宽5.25米。拓宽、延伸河南村路,改造南山公路形成东西向第二条交通要道,红线宽度15米。规划后干道网密度为2.7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占有交通道路面积8平方米。
  公共建筑:夏河县藏族中学,在校院内新建一栋教学楼。下塔哇大地内修建拉卜楞小学。在远期,影剧院以西建展览馆、科技馆,扩建文化馆。在城区主干道人民街两侧,新建较大的综合性商店及专用商店。在洒易囊新辟一居住区,解决缺房户的困难,及旧城区住宅改造的搬迁。

知识出处

夏河县志

《夏河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夏河县志》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历史进程。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夏河县的事情应办得好一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这一届政府,决心将夏河县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出版《夏河县志》,就是我们这种决心的一个前奏,让全县人民、干部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县情,向外界更好地宣传夏河。了解历史,把握现实,热爱夏河,建设夏河。历史上夏河县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今天,她应发展得更加美丽、更加文明,成为甘南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使她的光芒射向更远的地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