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黄河支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黄河支流
分类号: K928.42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玛曲县境内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较大的有28条,较小的二、三级支流有300余条,年自产水27.10亿立方米。由于补充黄河水量较巨,玛曲县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县境的黄河支流,除麦曲发源于岷山山脉,加曲河、吉柯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外,一般均发源于西倾山南麓,阿尼玛卿山南北两麓及欧木山一带。
关键词: 玛曲县 黄河支流

内容

玛曲县境内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较大的有28条,较小的二、三级支流有300余条,年自产水27.10亿立方米。由于补充黄河水量较巨,玛曲县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
  县境的黄河支流,除麦曲发源于岷山山脉,加曲河、吉柯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外,一般均发源于西倾山南麓,阿尼玛卿山南北两麓及欧木山一带。发源于西倾山南麓的有俄尔瓦斯河、瓦日呼曲等;发源于阿尼玛卿山(积石山)南麓的有:厲绕曲、交藏曲、当莫河、张莫河、塔玛河、赛尔曲、贡曲、头道河、三道河等;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的有:曲合尔河、哇合尔河、达尔钦河、安茂河、克琼河、克庆河、当庆河、当强河、西曲(西柯河);发源于欧木山的河流有:东加河、耀达尔曲、郎曲、斗隆河、那合达曲等。其流域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主河道,河床与河岸几乎等高,流水漫溢,遇有低洼地带,滞潴停聚,加之河道为泥沙型,造成严重漫滤,成为沼泽地。其中曼日玛乡郎曲和河曲马场附近的那合达曲、阿万仓附近的赛尔曲与贡曲汇流处上下全为沼泽,有些河有源而无形,流进平衍的草滩后,不见踪迹;有些则变为季节性河,夏秋流水,冬春干涸。
  一、麦曲(黑河)
  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南的麦洼区,其流域多为宽阔平坦的草地,河道无定,沼泽遍布,河水平缓,流速很慢,河湾一个接一个,自泽休以北成为两省之界河。流经幕俄藏滩、宗格尔滩进入玛曲县卓格尼玛麦朵合滩,在玛麦哲木道与黄河汇流。全长150余公里,在玛曲县境内约30余公里,洪水期河宽150米,最窄55米,水深3.7米,流速1.5米/秒;枯水期河宽55米,深2.5米,尼玛乡附近深1.5一2.3米。两岸及河底均为泥砂或卵石结构,河两岸陡山肖,不易攀登。
  二、西曲(西柯河)
  位于欧拉秀玛乡境内。有二源,正源喀尔科沟曼曲河发源于甘青交界之西岗周(又名曼曲卡);另一源瓦郎达尔宗木发源于达吾儿麦仓。源头很多,地下水自草山脚下砾岩坡头汹汹涌出,汇成大河,河水清冽,计有支流十六条,均产沙金。西曲自西向东流,在敦红附近汇入黄河。河宽15〜20米,深近1米,流速1.5米/秒,全长64.8公里,落差1441米,多年来平均径流量6立方米/秒。喀尔科河,以沟口有一古城堡遗址而得名。河长34.2公里,落差840米,平均流量2.03立方米/秒,河底卵石,两岸有灌木丛,地形比较复杂,西曲是玛曲境内黄河支流中流域面积、长度、落差、水量、电能资源量都属第一的一条河。
  三、郎曲
  位于曼日玛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东麓济姆龙卡山南北和欧木山北麓,支流众多,流经乔科滩大沼泽地带,至郎曲绒仓注入黄河。全长60余公里,两岸及河底为泥沙,河宽13米,水深1.5米。
  四、加曲
  发源于四川省阿坝县麦尔玛以南,全长75公里,在玛曲县齐哈玛乡境内流程15公里。两岸为平坦草原,河床系细沙,河宽30〜40米,水深1.5-2米,流速约1米/秒。
  五、吉柯河
  发源于齐哈玛境内的阿蒙沟,全长26公里,于齐哈玛乡哇尔义东汇入黄河。吉柯河流经地域多沼泽地,水流较平缓,落差540米,河宽15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1.27立方米/秒。
  六、贡曲、赛尔霞曲
  均发源于阿尼玛卿南麓,两条河呈平行状由西北向阿万仓乡政府东南汇流,流经贡赛尔喀木道沼泽草原,于纳格尔附近注入黄河。其中贡曲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南麓的曹龙尼阿、瓦日乎公玛、瓦日合道恰洛、翟木去乎、喀阿蒙格拉则、莫热卡、亦龙贡喀、诺尔济等山,全长28公里,落差560米,洪水期水深1.5米,常水期0.8米,枯水期0.6米,流速1.5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立方米/秒。两岸及河底全为泥沙;赛尔霞曲发源于曲果坚、劳尔都等山沟,全长26公里,落差800米,枯水期河宽10米左右,水深1.2米,平均流速1.8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8立方米/秒。两河汇流后的沼泽段称贡赛尔喀木道,其水文资料均并入贡曲之内。七、俄代河(也译称沃特河)
  发源于阿万仓南部的俄代山北麓,流经俄后滩分东西两支于贡赛尔喀木道附近对岸汇入黄河,全长23.6公里。俄代河是黄河在玛曲境内的支流中流速最慢,落差较小的一条。河面宽窄不一,水流漫溢,流速每秒不足1米,落差仅42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立方米/秒。
  八、那合达曲
  发源于欧拉、曼日玛乡隆尔诺、也隆、莫日、隆査、麦拉等地,主要流经河曲马场牧地,由大小13条支流汇成,在马场四队附近东流汇入黄河。主河道长26.5公里,落差800米左右,常水期平均河宽15米,水深1〜1.5米,平均流速1.2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7立方米/秒。
  九、噶绕曲
  位于木西合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南麓堆麻儿和当贝扎马儿,南流至叶合琼注入黄河,全长38.4公里。洪水期河宽20米,水深0.8米;常水期河宽10米,水深0.5米。河段落差55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88立方米/秒。河底卵石,两岸为石沙。
  十、曲合尔河
  位于欧拉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加肉瑞玛地方,有六源,自玛曲县最高的乔木格日山左侧汇合,澎湃流岀,在玛牙地方注入黄河,全长30.6公里,落差102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5立方米/秒,水面宽度洪水期30〜60米,常水期12米,枯水期6米左右;洪水期水深1米,常水期0.5米,枯水期0.3米;河床为卵石,河两岸较高,生长有灌木丛。
  十一、当庆曲
  位于欧拉秀玛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张藏山麓周围,在当日(海螺山)左侧流过,至当切哲更注入黄河,全长32.6公里,水面宽度洪水期22~30米,常水和枯水期为3〜5米,水深0.3米。河段落差870米,多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河床卵石晶莹,河岸高,灌木葱茏。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实物

麦曲
相关实物
西曲
相关实物
郎曲
相关实物
加曲
相关实物
吉柯河
相关实物
贡曲
相关实物
赛尔霞曲
相关实物
俄代河
相关实物
那合达曲
相关实物
噶绕曲
相关实物
曲合尔河
相关实物
当庆曲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