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山之役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唯一号: 290132020210000623
事件名称: 王母山之役
文件路径: 2901/01/object/PDF/290110020210000017/001
起始页: 0001.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35年8月
发生地点: 泾川

事件描述

同年八月中旬,在红军绕过平凉继续东进时,驻防庆阳以北白豹川之三十五师直属骑兵团(欠一、二营),忽奉令开赴泾川,阻击红军。当时我任骑兵团团长,即率第三营(营长马文祥)及补充营(营长周满祥),由白豹川出发。行抵驿马关,又奉令催促赶速前往增防,并调拨驻宁县早胜镇步兵二○八团马开基部归我指挥。步骑会合,连夜出动,适逢大雨倾盆而下,比赶至泾河岸边,因河水骤涨,步兵不能徒涉,遂由骑兵转运过河,进入泾川县城。泾川驻有二○八团第一营(营长马国忠),据城防守。我们到后,鉴于天雨不止,农村小道行军困难,商定同守泾川,暂不出城阻击。我部骑兵,防守泾川南关及原头一带。守城部署既定,据报红军已进至汭河川之郑家堡(距泾川县城二十里),我即率骑兵出城布防,由步兵守卫城垣。正在此时,西峰镇忽来电话,由师部参谋处长董绍武转达马鸿宾命令:“你们一定要把红军截住。红军多是娃娃和女兵,战斗力不强,如令其脱去,就唯你是问。”我听了随即与大家商议作战策略。我认为红军一路攻进,势如破竹,不可轻敌,主张对红军作战,应该谨慎小心,稳扎稳打;但二○八团团长马开基硬要立即带队去打。于是,留下二○八团团副张海禄和步兵一部守城,由马开基率领步兵第一营两个连、第二营(营长马敦德)两个连及团直属部队,并带同骑兵一个排,向王母山前进,二一○团步兵第三营(营长马维麟)跟进,我率骑兵上东南原至口家原方面搜索截击,企图两面合攻,在汭河川与红军进行决战。我部进至口家原,时值雨大,路无行人,亦无队伍经过,又转至泾川以南之十里坡头,下原到了汭河川里。这时,马开基部已渡过汭河,取道子房沟向王母山前进了。 当日下午,雨停了,天渐渐晴起来。忽闻左前方抢声密集,震动山谷,向原上瞭望,只见马维麟营沿原跑步前进,此外一概淹没在浓雾之中。我立即率部赴援,但至河边时,因河水突涨,无法涉水而过,就在河边吹起冲锋号来,虚张声势。战斗到天黑,我想,枪声如向左前方远去,就是马开基取胜向前追击,如向右前方打下,就是红军打垮了马开基。为时不久,枪声却从原上响了过来,一时手电乱晃,顺原近移,看来马开基必败无疑。枪声响至王母山头,预伏在那里的马部一连步兵,起而阻击,红军随即引退。泾川守军已颇为惊惶,派人到口家原一带找我,而我正在汭河河边。及至天明,我部正要过河,上河警戒兵带来马开基部两个士兵说:“我们打败了,团长跑了。我们的人跳崖逃走,崖下是深泥坑,把许多人淹死了;因为河水大,我们六七个人手拉手过河,全被水冲走了,只出来我们两个。”接着,有一个老百姓拿着铁锨在河边走,我问他:“这是哪里的队伍?”他反问:“你是哪里的?”我说“是骑兵团。”他已经认得是我,就立刻哭起来,说:“仗打败了,团长骑马跑了”。原来这个老百姓是二○○八团第一营营副马金蛟化装逃来的。到了当日下午,骑一营营副卡得云,奉令率部由王村上了南原,经过郑家原时,才发现马开基已被红军击毙了。情况是:马开基率部进击红军时,行抵一个崾岘,连长王全建议留兵驻守,作为必要时的退路,马开基不听,一直驱兵前进,便与红军接触,展开激战。战败后,退到崾岘,果然已被占领,红军用轻机枪把路封住,无法通过。马开基转身上至一个场原,已身受七伤,终于不支毙命,王全亦被红军俘虏。在战斗紧张关头,马维麟营曾赶往增援,但仍被红军打了下来,伤亡二十余人,队伍完全溃散。是役后不久,王全被释放回来,带着红二十五军写给我的一封信说:“你们不要再打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再给蒋介石卖命,我们应该一同抗日。” 这时,红军经口家原正向灵台移动。马鸿宾命我部跟踪追击,并把我部拨归十二师师长唐淮源指挥,东路交通司令部骑兵团王富德部则归我指挥,但我始终未和他们取上联系。我部行抵黑河边,红军已渡过了黑河,由于河水骤涨,急切不能过去,就宿营于此。次日下午,渡过黑河进至十字路(灵台县属),街内已无百姓,只见红军写的“消灭二○八团全部”、“击毙团长马开基”、“必须彻底消灭三十五师”等大字标语,遍布在各个墙壁上。据探悉,红军已向上梁镇走去了。我部接通电话线和灵台联系,灵台县政府通知区署,给我部送来了羊和面,正准备做饭,泾川忽来命令,说红军到了崇信,叫我部速到泾川防守。当时雨很大,我部冒雨出发,于晚十二时赶到泾川,就在城外宿营。马鸿宾已移住泾川城内,第二天我向他报告情况,并一同吃饭。他说:“我们还要和红军打,你就率部再上王母山追击吧。”他因马开基上次走了子房沟,吃了大亏,认为很不吉利,叫另行找路上山,但别无较好的路走,我就率部仍从子房沟上了王母山。我部到原上走了几十里,发现红军已经上了原,这里属平凉南原范围,我部距红军不远,天黑时就在原上宿营。天亮探明,红军下原仍到平凉东四十里铺,我部跟踪追击,又见红军在平凉北原休息。我从电话中报告了情况,马鸿宾作出判断说:“红军不去平凉,在绕圈子走向陕北。现在镇原无守兵,恐怕要失陷,你们如能守住镇原,就算完成了任务。”我部跟在红军后面继续行进。夜间,红军驻在新城原一带,我部就宿营于乔家原一带。第二天拂晓,红军走,我部又跟上走,在镇原以西,红军下了原,我部却从正南小路抢进镇原县城。红军未攻城,转上孟坝原去了。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甘肃

本书收录了国民党第八师在陇西堵截红军的回忆、国民党第三军在甘肃堵击红军的回忆、卢忠良马鸿逵部援“榆林战役”经过、解放前夕马鸿逵与马步芳交恶的内幕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泾川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