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题材的美术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4641
颗粒名称: 动物题材的美术作品
分类号: K28
页数: 2
页码: 498-496
摘要: 有关动物题材的美术作品,主要是模拟各种动物形象的青铜牌饰和岩画动物。一般认为这是我国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艺术特色。这些青铜牌的装饰品,考古发掘的遗物很丰富。这在本书有关章节已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这里仅再举数例予以证明。比如新疆匈奴人的遗址中,出土一块羊形青铜牌,造型是一只典型的四足并立的大角羊。宁夏、内蒙古、辽宁各地掘出了十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铜牌饰和各种明器,鸟、牛、羊、马、驼等动物的造型很生动。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内容

有关动物题材的美术作品,主要是模拟各种动物形象的青铜牌饰和岩画动物。一般认为这是我国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艺术特色。这些青铜牌的装饰品,考古发掘的遗物很丰富。这在本书有关章节已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这里仅再举数例予以证明。比如新疆匈奴人的遗址中,出土一块羊形青铜牌,造型是一只典型的四足并立的大角羊。宁夏、内蒙古、辽宁各地掘出了十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铜牌饰和各种明器,鸟、牛、羊、马、驼等动物的造型很生动。尤其是马的造型,神态逼真,看来“北人工马”此语不虚。它们组合的形象也丰富多样,如狼吃羊、虎吃羊、群兽相斗等生动场面,是匈奴、鲜卑、乌桓在北方草原所常见的景象。河北滦平县山戎族墓群出土的蹲踞虎形铜饰牌,以及蛙形、犬形和长方形的兽纹铜饰牌, 均结构大方,造型逼真。河北新乐县中同村战国鲜虞(白狄)人古墓出土的虎形鎏金饰件,虎身嵌镶绿松石,大虎的头、腹、后足下连有三只小虎,富有韵律感。①辽宁西岔沟古墓出土的二十多件铜饰牌,通过双马、双羊、双牛等动物的组合形象,或表现它们激烈的格斗,或表现它们温静相处,这不正是乌桓人勇敢、灵巧、有力的标记吗?当年生活在辽阔草原的居民,对动物有极大的兴趣,还表现在艺术家用动物的头、角、足、尾等部分形体,组成富有变化的动物图案。草原艺术家很早就注意表现自我,并列入人的周围自然条件之内。以西岔沟乌桓墓为例,那里出土两件青铜透雕饰牌:一件雕铸了出猎的骑士;一件塑造了抓俘虏的骑士,可谓战争图卷的生动描绘,“象征着英雄的骑士,一手执剑,一手抓住披发的俘虏,形象生动,神情毕露,从其勇猛、刚强的形象中,可以看出是生活的写照, 也是自我精神的表现”②。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

阅读
0.1709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