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628 |
颗粒名称: | “类人首”或“人面像”的岩画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1 |
页码: | 451 |
摘要: | 这种被人称作“类人首”或“人面像”的岩画,通常被凿刻在峭丽的垂直石壁上,但也有少数被磨刻在平滑的岩盘上。在分布上,通常不单独存在,而是两个或三五个成片存在,但上百个的大的圣像壁亦很罕见。它们在作画环境上通常很有规律,一般被刻制在山口左右石壁上,山沟拐弯处,或避风向阳处,但这种情况,并非都是如此,而是以有适于创作的园地为转移的,也就是说,那里必需有大面积的、光平的、适于作画的石面,否则是无法进行创作的。图像所在的具体位置,有的是在山脚下,有的是在石壁顶部,人们难以接近的地方,但一般在人们便于观览的地方。究竟要刻在石壁的哪一部位,以适于作画的石面和便于观看为转移。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