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4555 |
颗粒名称: | 匈奴系的青铜艺术制作技术 |
分类号: | K28 |
页数: | 2 |
页码: | 384-385 |
摘要: | 匈奴系的青铜艺术,从制作技术上讲,有浮雕、透雕和圆雕之别,匈奴系和西戎系的青铜制品,其表面锡含量较高,与合金基体之间有明显的分界,多数锡含量大于40%,比一般基体中含锡6%—16%高出许多。表面富锡层的厚度不同,“对取样样品表面富锡层的组织及成分鉴定可知,富锡层内部不是单层,内又分2—3层,每分层的组织及成分有差异,各分层之间互相交错,界限不规则,内层与中层分界处有较多的孔洞,内层包纳基体组织中的铅、夹杂物,渗入基体组织的界限有的也不规则”。 |
关键词: | 民族文化 民族历史 |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内容包括:石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辽代至清代的草原文化艺术、当代草原文化艺术等。